讲述了自己的发现之后,徐光启既是好奇,又是带着些许期待地问道:“敢问万岁,这小冰河时期的说法是何人提出。能有这份见识,必非常人也。”
崇祯回过神来,闻言唇角露出一抹充满深意的笑容。
“朕若说是天人神授,徐公信否?”
徐光启沉思数秒,点头道:“微臣相信。”
“若非万岁提点,臣断然想不到翻阅数百年的气候变化,更不会注意到气候周期的变化。能有这份通古博今的能力,说是学究天人并不为过。”
崇祯放下手中的气候总结,神情复杂地叹息道:“杨先生曾言,小冰河时期到来后,天下会大幅度降温,全国粮食将会大幅度减产。旱涝之灾,年复一年,无断绝之日。到了那时,我大明又该如何自处,如何自救。”
徐光启沉默不语。
无解。
在了解了全国的灾害之后,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无解的问题。
全国性的天灾,并且还是长久的天灾,别说现在朝廷处于要钱无钱,要粮无粮的时期,就算是大明皇朝最繁荣的时期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只是心中明白,徐光启却也不能开口。
开了口就是死罪。
他只能安慰道:“这位杨先生学究天人,既然能早早预料到小冰河时期的降临,或许会有救国救民之法。”
虽然是这么说,但徐光启自己都不信。
当全国性的天灾降临,全国粮食绝收,百姓无粮,朝廷无粮。
如何救?
怎么救?
到了那时候,已经不是有钱就能解决的问题,有钱只怕也买不到粮食。
天下无粮啊!
崇祯闻言,却是微微颔首,面露期待道:“杨先生曾言有救国之法,救民之术,只可惜朕尚未来得及询问。”
【什么!】
徐光启大惊,不由瞪大了眼睛。
有救国之法,救民之术?
怎么可能?
真到了那时候,除非大明皇朝能变出粮食,否则怎么救?
可当天灾席卷天下,所需要的粮食何止万万之数。纵然是大明皇朝最富裕的时候,也绝对拿不出那么多的粮食。
这杨先生莫非是江湖术士之流!
想到这里,徐光启不由急了。
大明已到危亡之时,万岁若是再相信江湖术士之流,天下危矣,万民危矣。
徐光启心中着急,并未显露于面,斟酌道:“这位杨先生竟有如此能耐,当真是让人惊叹。不知杨先生所学何人,出身何方,现任何职。如此奇人,若不能入朝为官实属可惜。”
“入朝为官!”
“哈哈哈哈!”
崇祯先是诧异地看了徐光启一眼,随后昂首大笑,说不出的畅快。
这一笑,却是把徐光启给笑懵了。
我说得很好笑吗?
笑点在哪里?
崇祯笑罢,无奈道:“这杨先生非凡俗之人,乃是天外天,界外界的天人。朕也不知杨先生用了何等神通,竟能从天外天,界外界与朕沟通。想要让杨先生入朝为官,只怕是难喽。”
“啊~~~”
徐光启目瞪口呆,大脑一片空白。
天人!
竟是真的天人!?
不是学究天人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