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吧看吧,是不是效果很不错,我就知道,苏军医做的东西一定有用,昨天为了采这些中药她掉进洞里可都是为了大家呢。”
苏渡昱听着萧清彦对着身边的将士夸赞自己,脸上是藏不住的笑,终归还是孩子啊,能为大家做点事情都够他开心上半天。
走过这一片山路,就来到了一条大河边,河水算不上十分湍急,但是却足够宽阔,要想连同着军马一起渡过这条河绝非易事。
而按照一直以来的办法,后勤兵开始在周围砍伐粗壮而质轻的树木,打算做成简易的竹筏过去。
这是一个十分耗时费力的工作,并且直接沿着此时河的朝向过去,肯定需要花上更多的精力来对抗水流的冲击力。
趁着大家开始准备过河的时候,苏渡昱爬上一片低矮的山坡,开始观察起周围的地形。
她注意到这条河在前面不远的地方水流有明显缓和的迹象,再看这条河是东西走向的,河水自西流向东,中间有一段向北弯曲。
所以说北岸就是凹岸,南岸就是凸岸。在凸岸处,坡度缓和,近岸水流和缓。
如果从凸岸出发,那么就可以减少很多为了对抗水流的精力。
观察好形势,苏渡昱满心欢喜,她急切地跑下山坡,跑到沈毅临身边,“阿毅,我们不要在这里做木筏,不要从这里出发,再往前多走五里地,从凸岸出发,河水就不会这么湍急了。”
还没等沈毅临开口,在一边忙活的后勤兵长就插进话来:“苏军医说的是什么意思,凸岸又是什么,往前多走五里,听起来是不多,但是这附近的树木生长得本来就不茂密,再走五里地你能肯定就有足够的木材吗,就算有,你又怎么保证那里的水流就平缓呢?”
说完,他看着沈毅临,“少统,属下敢保证在今晚天黑以前把木筏做好,只需要再扎营一夜,天一亮咱们就可以出发。”
“既然如此,那我就来给兵长您好好算一笔账,我且问你,大家行军五里地需要多长时间?”
“这里地势平坦,大约需要三十分钟。苏军医问这个是为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