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从冬至日算起,每隔九天就要吃一次火锅,一共要吃十次火锅,可见清朝人是多么喜爱火锅,只是现在的火锅种类还是清汤为主。
今日锦音吩咐下人准备的汤底是“菊花锅”,它的食材之一,是严选的应季盛菊,它的清香,能渗入汤底中,并释放出食材的最佳口味,也会令蘸汁增色,兼具养生、风雅,算是例外。相传这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开创的,在唐代颇受文人雅士追捧。
锦音其实比较喜欢吃辣锅,但是目前还没有时间研究,就先让人准备当下比较流行的锅底,胤禛应该会比较习惯。
两人来到锦音的小厨房,锦音拉着胤禛坐下,不同于传统的锅子,锦音命人打造的锅体本身更为精致,独特。整个锅体为银质,由锅、盖、烟囱、闭火盖组成,锅内带炉,可直接烧碳。锅体周身錾有金银圆“寿”字、长“寿”字、蝙蝠纹等,寓意“福寿万年”。
热气腾腾的锅子旁边,围了满满当当十二种配菜:荤菜有鹿肉片、飞龙脯、狍子脊、山鸡片、野猪肉、野鸭脯、鱿鱼卷、鲜鱼肉,素菜有刺龙牙、大叶芹、刺五加、鲜豆苗。
今日这十二种配菜是参照康熙皇上千叟宴上的配置照搬的,单看这菜单,就能知道康熙对火锅的高品位、严要求。
山鸡、鹿肉、飞龙脯都是上好的野味,不用多说。刺龙牙和刺五加不仅是顶级山珍野菜,还有养护心血管、提高免疫力的作用,这十二品野味火锅,既好吃又养生,实在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香气与热气,一同轰轰烈烈,各种滋味,化为一锅圆融、缭绕烟火。虽然已是冬日,但是这锅子御寒暖胃,这顿饭胤禛和锦音吃的舒畅极了。x33
锦音在现代就极爱火锅,认为爱吃火锅的人心思就是这么单纯,总觉得“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一顿火锅搞不定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吃完火锅,两人回到了房内,锦音直接奔向床边,然后没有任何形象的扑倒在床,躺在床上一边揉肚子一边说,“不行了,不行了,快要撑死了,我的肚子都要炸了。”
胤禛看着福晋这没正行的样子,走到床边坐下,帮锦音按摩着肠胃处说道,“你呀,好歹是个嫡福晋,怎可天天将死字挂在嘴边,多不吉利。”
“嘿嘿,又没有外人在,顾忌那么多活得多累啊。”锦音傻笑着回复吧。
锦音一把将胤禛也拉倒了,两人并排躺在床上,“爷,咱俩说说话吧。”
“锦音想说什么?”胤禛其实不太习惯吃饱就躺下,觉得这样的习惯非常不好,但是见锦音这会子情绪正高,也不愿违背锦音的意思,不知不觉中,胤禛的性子改了许多,连胤禛自己都觉得自己性格变了。
“爷,妾身想做生意。”锦音终于把憋了多时的话说了出来,然后偷偷看向胤禛。
“生意?为何想起来做生意了?”胤禛不解的问道。
“挣银子呀,爷不当家也不看账本,根本不知道府里每日的银子像流水一般。”锦音叹了一口气继续说,“就爷那点俸禄如何能养家糊口呢?妾身和爷如同一人,自然要替爷解决烦恼。”
看着福晋一本正经的研制,胤禛坐起身来哈哈大笑,“福晋可是觉得爷养不起你了?”
锦音看胤禛这模样,还以为被自己说中心事不好意思了,就也坐起身,拍了拍胤禛的后背说,“爷不必烦恼,妾身都已经想好做什么了,一定能挣到银子的,没关系,妾身来养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