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明白了。 支撑着李良勋活下去的那口气散了,他在求死。 趴在矮坟上吹了一夜的冷风,清晨时分,脑袋晕晕乎乎回到家,知道自己可能得了伤寒,没想着治,也没想着告诉他人。 李良勋就这么在所有人面前,若无其事地强撑着,然后突然病倒。 “何苦来哉?” 感慨了一声,黄天降下关注,检查李良勋的身体状态。 不检查不知道,一检查吓一跳。 李良勋距离彻底死亡,只差一线。 一口气上不来,人就没了。 以黄天如今四品青金敕天神的位格,想要强行救回李良勋,也要付出很大很大的代价。 发现这个情况,黄天也就放弃了救活李良勋的打算,只是渡了一缕神力,吊住李良勋的性命。 少女神使现在正拼了命地往回赶呢,让她见她的老族长最后一面,不留遗憾。 等待李灵素赶回李村的时间,黄天的思绪不自觉发散了。 李良勋的这种情况,让黄天想起了前世听说过的一个神话传说。 据说世间存有天地人三本奇书,分别是天书《封神榜》,地书《天地宝鉴》,人书《生死簿》。 天书《封神榜》封敕神; 地书《天地宝鉴》原为一块大地胎膜,洞察三界,预知过去未来; 人书《生死簿》掌管有灵众生寿命。 黄天依稀记得一个说法,《生死簿》其实有三簿,分别是黄簿、太山簿、合内簿。 黄簿主生,太山簿主死,合内簿主命数。 如果一个人必须死,只有三簿上的名字全部涂黑,阴司才能拿人。 主生的黄簿上,这个人的名字只要留有一丝未涂,哪怕太山簿与合内簿上名字皆被涂黑,这人就还有生机。 李良勋眼下的情况,就像极了三簿上的名字全被涂黑,必死无疑,回天乏术。 黄天的思绪之所以会发散到《生死簿》上,是因为余下的一个空白神职,在敕封了牛结实作为丹阴县城隍以后,有了凝聚具体的迹象,却迟迟没有进展。 作为四品青金敕天神,黄天扮演的太乙雷声应化天尊现在有三个具体的神职,分别是“驱瘟治病”、“斩妖除魔”、“济死渡生”。 “驱瘟治病”来自于【开局:抉择一】,是黄天选择治理李村瘟疫的奖励。 “斩妖除魔”是黄天斩杀狼、狈、虎、豹四妖后所得。 “济死渡生”是黄天平息牺牲怨愤,炼度数十万亡魂后凝聚。 从这三个神职的来历可以看出,神职与黄天的行为息息相关。 第四个空白神职,在敕封牛结实为丹阴县城隍后,有了凝聚出来的迹象。 这就表明,这个还没凝聚出来的神职,与城隍这个神位强相关。 城隍是什么? 城隍是对应人间朝廷“阳官”的“阴官”,专司负责所在地区的大小阴间事务。 城隍开府建衙,便是阴司。 黄天有理由相信,正在凝聚的神职,与阴司、亡魂脱不了关系。 现在,牛结实组建丹阴县阴司的进度迟滞不停,已经影响到了第四个神职的凝聚。 为了加快第四个神职的凝聚,黄天认为,自己得想些别的办法,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牛结实身上。 于是,今天受了李良勋一事的启发,黄天想到了和《封神榜》并称为天地人三大奇书的《生死簿》。 如果他能像炼制出《封神榜》一样,炼出《生死簿》,是不是就能马上凝聚出第四个神职了? 或者,让少女神使带着生们,多多做超度亡魂的法事,是不是也能加快第四个神职的凝聚速度? 一个个念头不断浮现。 直到李灵素风尘仆仆赶回李良勋家里,黄天方才停下思绪。 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李良勋病重垂死,对于黄天而言,无关紧要。 可是对于李灵素来讲,却是与她母亲染上瘟疫一般大的事。 直接跑进李良勋的卧室,见到形容枯槁,躺着不能动弹的老族长,少女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哗啦啦滚落。 不过到底还是历练出来了。 李灵素只发泄了短短三秒情绪,就硬生生止住泪水。 她扬起手,《万相金身》配套法术中,类似“回春术”、“治愈术”、“除瘴术”之类的治疗法术,接连用出。 一个不灵,就换下一个。 天尊准允她代行的“驱瘟治病”神职,也动用了起来,配合神通“掌握五雷”之“治祟”、“荡疠”一起使用。 然而,无论是法术,还是神职、神通,都没有起到治疗的作用。 倒是把昏迷中的李良勋给唤醒了。 眼皮颤动了几下,李良勋艰难睁开眼睛,看到了无声哭成泪人,不停在施展法术的李灵素,看到了拢着儿女的李俭礼,看到了耷拉着脑袋的李俭仁,还看到了很多人。 这些人一个个都沉默着,哀戚着,希冀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