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奏请李世民让成年皇子出京的事早已不是什么新闻,其中以让李泰出京的折子最多!
其中缘由还是因为李世民对李泰宠爱过甚,让李泰自己和一些朝臣都觉得李世民有立李泰为储君的想法。
不过这几年李承乾在太子之位上做的很出色,李泰虽然还是受宠,但明显没人觉得他能取代李承乾,所以弹劾的也就少了!
现在又旧事重提,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王宁这几日沉醉在温柔乡里,竟然都没听到一点风声。
但很显然,李世民在认真考虑这件事情。
让皇子出京,在王宁看来并不是什么好事,这些皇子在地方上去,没有了李世民的约束,还不知道会惹出什么乱子呢。
只是事关一群皇子,王宁和李承乾又一向亲近,即使觉得不是好事,王宁也不想劝,所以很干脆的摇摇头,拱手说道:
“陛下,臣没有什么看法!”
李世民转身瞪了王宁一眼,语气莫名的问道:
“在朕面前打马虎眼?你小子还有事要求朕的吧?”
“……陛下,那些御史又不是第一次提这件事,您怎么就和他们较真了呢!”被李世民拿捏了要害,王宁只能委婉的劝道。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李世民又看了王宁一眼,疑惑的问道:
“你不赞同青雀他们到封地去?”
“陛下,魏王、晋王他们都离开了长安,您和皇后娘娘也不放心不是!”王宁没有正面回答,表达完自己的态度就够了。
李世民也没有再问,王宁的回答出乎他的意料,他需要一些时间去好好想想。
三天后,贞观十三年的最后一次朝会,果然有很多朝臣在朝会上奏请李世民让李泰等一众王爷到封地赴任。
李世民只说了一句容后再议就轻飘飘的把这件事后揭了过去。
王宁原本以为最后一次大朝会要平静结束的时候,有一个吏部的官员提出在北方设立都护府的建议。
房玄龄、李勣、虞世南等大佬纷纷附议,李世民便接着宣布改云中都督府为云中都护府,以侯君集为大都护,统领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和定襄都督府。
这一唱一和明显是早有商议好的,而且薛延陀和回纥的进犯又给了大唐借口,这云中都护府的设立倒也算是顺理成章,当然没有人反对。
于是侯君集在沉寂一年后,终于再次起势。
把侯君集打落尘埃一年后,李世民最终还是选择相信侯君集的忠诚。
朝会结束的时候,侯君集满面红光的邀请王宁到家里做客,被王宁婉言拒绝了。
在王宁记忆中是没有云中都护府的,他只记得安北都护府,如今侯君集的命运似乎已经改变,这其中肯定少不了李承乾的求情。
李世民这一手,但凡是个正常人,肯定会对李世民感恩戴德,他也不知道侯君集的结局会不会和历史上一样,但他依然不想和侯君集走得太近!
和往年一样,最后一次大朝会显然也少不了嘉奖、赏赐,只是征讨辽东的大军还未回到长安,程咬金等人也还在朔州一带,赏赐看上去有些上不了场面。
王宁虽然在长安,但李世民显然是要等程咬金等人回来再一起赏赐。
不过李世民也提前给了他一点赏赐,傍晚的时候,他前脚刚刚回到了家,礼部郎中陆昊后脚就带着人来到了三原县公府,给他送来了席秋儿和冯智韫的诰命。
也许是因为冯智韫的身份特殊,直接被封为四品的诰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