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佳节前一天,因为李世民下旨放开长安城宵禁三天,入夜之后,长安城依然灯火通明。
这个时代没有电灯,所以各种各样的灯就成了必备之物,灯会便也成了上元节最重要的一部分,在上元节的前几天,长安城数得上名号的商号就会开始为上元节的灯会而做准备。
除了商贾,礼部也会让人组织灯会!
李世民的旨意是普天同庆,把上元节办得热闹,也是礼部的主要工作之一,特别是这些年大唐的国力蒸蒸日上,对外更是百战百胜。
长安城的宵禁执行得非常严格,很少放开,只有上元节才会放开三天。
大部分长安城的百姓,晚上基本上都是不出门的,遇到巡街的武侯,轻则被呵斥一顿,重则被抓到县衙关几天,还要罚钱!
到了上元节放开宵禁,被困在家里一年的百姓恨不得一整晚都呆在大街上,哪怕没有一百万,三四十万总是有的!
长安城中但凡有点名气的地方都挤满了人。
其中又以东西两市为最。
王宁来到大唐这么多年,最近几年的上元节也都不在长安,难得空闲,便想陪着王铁柱和杨氏出门看看。
只是王宁现在出门,身边总会带着几十个人,王铁柱和杨氏不习惯前呼后拥的带着一大群护卫,就拒绝了王宁的陪同。
独孤曼玉和李丽质不喜欢太过喧闹的环境,颜如玉和公输三娘一个沉迷于书房,一個沉迷于实验室,七娘和十二已经要哄孩子。
武照忙着清算商号的账目,武顺怕妹妹累着,便自告奋勇的去帮她,最后陪着王宁出门的就只剩下席秋儿和冯智韫。
小的几个孩子都在家里,只有王延年屁颠屁颠的跟了出来,拉着王宁的手左顾右盼。
席秋儿和冯智韫一左一右跟在王宁身后,几十个护卫护在四周,隐隐的把四人和周边的人群完全隔开。
长安城的百姓见惯了这幅做派,也知道自己惹不起,非常自觉的和他们保持距离。
一行人穿过开化坊,便来到了朱雀大街附近的荐福寺,每年上元节的时候,这里都是最热闹的地方,王宁早就想来看看!
除了灯会、杂技、耍猴等小孩子最喜欢的曲目,还诸如戏曲、说书这些平时一般只会在勾栏瓦舍里出现的项目。
最多还是挑着担子叫卖的小商贩,有卖各种小吃的,也有卖各种新奇小玩意的。
这三天,是小商贩最高兴的时候,不管担子里有多少东西,总能很快就卖掉。
席秋儿很小的时候就被玄慧带到了终南山,在下山之前的日子几乎都是在练武,下山之后又四处奔波,忙着为家人报仇,虽然在长安生活过不少时日,但从未好好的看过长安。
冯智韫从小生活在岭南,在来长安之前,见过最繁华的城市就是容州。
而容州满打满算最多只有五万人!
两人跟在王宁身后,看着眼前喧闹的人海,嘴巴一直微微的张着。
相比之下,拉着王宁手的王延年都比她们要镇定许多。
“夫君,这得有多少人啊?”冯智韫还是没忍住,一脸感叹的问王宁。
“这我哪知道,不过长安现在至少有百万人,哪怕今天晚上只出来五分之一,也得有个二十来万吧!”王宁笑着说道。
“这么多!”冯智韫嘴巴张得大大的。
“冯姨娘!您怎么这么大惊小怪的!”王延年一脸无语的吐槽。
“……”
被一个孩子这么吐槽,冯智韫脸有些挂不住,一脸不忿的威胁道:
“延年,下次独孤姐姐揍你的时候,我不帮你说情了!”
“席姨娘会帮我说情的!对吧,席姨娘?”王延年一脸期待的转向席秋儿。
席秋儿伸手揉揉王延年的脑袋,笑着说道:
“延年这么听话,独孤姐姐哪里舍得打你!”
“阿耶,你快看,喷火的!”王延年突然大声喊道。
王宁对席秋儿对喷火这种简单的杂耍没有什么兴趣,见王延年和冯智韫倒是看得津津有味,便也停下脚步陪着他们看。
正在这时,席秋儿突然扯了一下王宁的袖子,轻声在王宁耳边说道:
“夫君,前面……”
王宁抬头看去,只见王家的护卫戒备的盯着前方的几个汉子。
再往前看几眼,就看到了熟人,一个禁军的校尉。
看到常年跟在李世民身后的校尉,王宁下意识就想带着亲卫转身走人。
只是他发现的终究是晚了一点,还没把亲卫叫回来,校尉就大步朝着他走过来,笑着说道:
“公爷,陛下请您过去!”
王宁只能带着人过去拜见李世民。
李世民穿着一身便衣,外面披着厚厚的熊皮大氅,身边跟着长孙皇后、李承乾和太子妃,还有李治和李明达。
王宁刚刚想行李,李世民就摆摆手,笑着说道:
“某现在是李二,不用多礼!”
王宁只能拱拱手,说道:
“见过李郎君、夫人!”
又朝着李承乾和李明达拱拱手,席秋儿和冯智韫明显有些不知所措,见王宁朝着他们摇摇头,便朝着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微微福身算是行过了礼。
王延年一脸惊喜的跑到李明达面前,高兴的叫道:
“李姑姑!”
程处玉之前非常喜欢到王家,拉着王延年带她到王家的实验室找东西玩,还经常把李明达也带着去,一来二去的,王延年和李明达的关系也非常亲近。
只是李明达病情复发后,就一直在宫里修养,程处玉也被关在家里。
一晃就是三个月过去,再见到李明达,自然很高兴。
“延年!”披着厚厚的大氅的李明达同样一脸惊喜,伸手捏了捏王延年的脸。
“李姑姑,长乐姨娘说您生病了,您好点没有?”王延年一脸担心的问道。
“好多了!”李明达笑着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