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初唐小国公 > 第四百二十章 王宁的担心

第四百二十章 王宁的担心

“老爷,小兕子和苏氏身子不方便,不如先歇歇吧?”长孙皇后轻声说道。

“也好!”

李世民点点头,刚好旁边就有一家程记酒楼,何林便带着人先去安排。

片刻之后,整个程记酒楼的二楼就被腾了出来,李世民背着手当先走了进去。

到了二楼,一行人进了天字号包厢,刚好可以看到街面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苏氏自觉的带着席秋儿、冯智韫还有李明达和王延年到隔壁的包厢休息。

内侍端上了茶点后也退了出去,屋子里就只剩下李世民、长孙皇后、李承乾、李治,再加上王宁。

李世民站在窗沿,看着外面的繁华夜景,轻声感叹道:

“朕刚刚登基的时候,长安城不足十万户,上元节从来没有现在这么热闹的时候!”

“父皇,那时候百姓连肚子都填不饱,哪有心思出来逛灯会……”李承乾笑着说道。

如今的李承乾不管是心智和能力都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储君,自然知道什么该接话,让李世民能继续往下说。

果然,李世民赞许的看李承乾一眼,笑着说道:

“承乾你这话说到了点子上,朕登基的时候,天下初定,自大唐建立后,连年征战,不止国库里没有存粮,百姓家里也没有!

百姓吃不饱肚子,一切都是空的!

所以哪怕突厥在长安城外挑衅,朕都忍了下来,就是因为当时的大唐已经是强弩之末!

幸而,朕既有治世的能臣,也有骁勇的战将!短短十数年的时间,朕平了外患,还没有从百姓手里多拿一粒粮食!

朕率领数十万大军征讨辽东,没有涨一分百姓的税赋!

小宁,你可知道,当冯盎派人送来新粮的时候,朕心里是多么的高兴!

有了如此高产的粮食,仅仅的江南产的粮食,就能供大唐所有的百姓食用,只要百姓能吃饱肚子,身上有衣裳穿,朕的江山就是铁打的!”

“陛下英明!”王宁拱拱手。

“哈哈,不是朕自夸,朕自觉这个皇帝,朕确实做得不错!”李世民哈哈大笑,显然心情极好。

王宁算是发现了,李世民就像是一个辛苦了侍弄了一年麦田的老农,这会看着地里沉甸甸的麦穗,心里的得意无处说,是找他炫耀来了!

对此,王宁也不介意给他捧捧哏,笑着说道:

“陛下当然不是自夸,细数历代君王,被周边小国心悦诚服称为天可汗的也就只有您一个!”

“伱小子这话朕爱听!

不过如今还有一个吐蕃依然三番两次犯我大唐边境,等朕灭了吐蕃,这天可汗的名字才算是名副其实!”李世民笑着说道。

“区区吐蕃不过土鸡瓦狗,只要陛下一声令下,臣亲率大军杀进吐蕃,把吐蕃赞普抓到长安来给陛下跳舞!”王宁笑着说道。

“哦?小宁你既然这么有信心,朕就把征讨吐蕃的任务交给你了,不知道你需要多少兵马?”李世民笑着说道。

“额……”

王宁一时语塞,他不过是随口说说,咋还当真了呢!

他可没兴趣带着大军跑到青藏高原上面去。

“算了,你小子还是适合带海军,就继续带好你的海军吧,高句丽和倭国,朕早晚也要收拾的!没了海军可不行!”李世民也没继续逗王宁,笑着说道。

“陛下放心,臣会带好海军的!”王宁尴尬的说道。

李世民点点头,沉默了片刻,突然轻声说道:

“小宁你还记得朕前段时间问你的话吧,现在雉奴也在这里,朕准备让雉奴回晋阳封地,你觉得如何?”

王宁闻言,目光不由自主的转向李治,李治面色如常,笑着对王宁说道:

“三原县公有话尽管说,其实去晋阳去我自己找父皇说的!”

王宁点点头,这是李世民第二次问他,而且又专门选了这样的地方,显然是真的他把当自己人,他再敷衍也有些不合适,便沉声问道:

“不知陛下准备给晋王哪些权利?”

李世民赞赏了看了王宁两眼,沉声说道:

“晋阳是朕给雉奴的封地,一切事务自然由他决断,另外朕还准备给他辖制蒲州、晋州、绛州、慈州等十州的权利!”

王宁点点头,说实话,这样其实就是李治身上的大都督一职转为一个实权的大都督,虽然看上去权力虽然大,但其实真正能被李治控制的就只有晋阳。

实际的权力其实还没有侯君集这个云州都护府这个大都护的权力大,因为李治这个大都督,没有统领府兵的权力。

而且也掌控不了这十州的税赋,没有兵权和钱粮,就算李治有其他心思,也弄不出什么大动静来。

李世民既然这么说,显然是已经做了决定,王宁也不想再给李世民添堵,笑着说道:

“臣觉得挺好的!”

其实在他看来,把李泰等人放在长安养着反而更好,亲卫的爵位和其他公侯的爵位一样,每传一代就减一等,多传几代也就成了平民。

虽然这样一来朝堂要养活一大群人,但比起把这些皇子放到地方上去无法无天,这反而是最好的办法。

只是李世民显然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就这么在长安虚度一辈子,想让他们去治理地方。

这样的想法初衷是好的,但不一定可行。

有能力的皇子一旦尝到了权力的美妙滋味,很难不想得到更大的权利,毕竟他们都和李承乾一样,都是李世民的儿子。

像李恪,身上不止有李氏的血脉,还有前朝杨氏的血脉。

历史上长孙无忌之所以会弄死李恪,多少有些这方面的原因。

而李治和李泰更不必说,和李承乾同样都是嫡长子,李泰本就有和李承乾争抢太子之位的意思,会安安分分的在地方上做个大都督。

李治现在年纪还小,大点呢?

退一万步说,现在李世民还在,能保证兵权不会落在李治等人的手上,以后呢?

李治如此安排,想来对李泰也是同样的安排,而且相比李治,李世民对李泰显然更加宠爱,封地只怕更多。

还有李恪、李佑等皇子。

这么多皇子去了封地,只要其中一个搞出点动静来,其他人很难不起其他心思。

王宁的担心自然不是杞人忧天,而且他知道李世民未尝没有想过这些,只是取舍不同罢了。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