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执行完毕,请圣谕。”执刑官陈胜单膝着地,拱手禀告。 朱由检点点头,走到孔有德等人面前,问道:“可能认真识字?” “皇爷。”孔有德叫道:“非是小……臣不努力,实在是提惯了刀的手提不起笔啊。” “一派胡言!”朱由检冷笑道:“五天,三十个字认不全,不求上进。五日后再来检查,若是无长进,加禁闭一日。” “皇爷放心,臣拼了老命学。”孔有德继续嬉皮笑脸。 “滚回去疗伤。”朱由检骂道。 “区区五鞭子而已,不碍事。”孔有德一骨碌爬起来,回到了队伍中,尽显混不吝的性格。 张承恩这才走到前面,拜道:“启奏陛下,臣奉旨捉拿孙之沆以及新募之兵,皆已到案,请圣裁。” 孙之沆跑过来跪下,道:“罪臣孙之沆有事禀奏。” 朱由检看都不看他,向前看向孙之沆招募的卫所兵。 没有一个低于一米六的,肉眼可见的强壮,而且自备兵器甲胄战马。 这个时代,普遍营养不良,能长到一米六往上的要么是基因好,要么是伙食好。 一般来说,世袭的百户及以上都有这两条件 不过相对于东江兵,卫所兵少了两分剽悍,而董大力身后的蓟辽兵,则有一股剽悍的味道,显然是经历过厮杀的。 但是和东江兵一样,只有随身兵器,没有甲胄。 估计是被孙承宗剥了。 皇帝再难,日子也比大家好过,当然是能省一点是一点。 注意到皇帝目光,董大力三步并两步跑过来,拜道:“臣董大力奉旨解押钱粮至蓟州,将入城时遭遇劫掠,擒获主使刘诏及孙织锦。因陛下降旨,移交王之臣。 在蓟辽督师孙承宗协助下,招募精锐三百零二人,今回营交差。” “干的不错,起来说话。”朱由检点点头,转向卫所兵。 诸兵齐齐拜下,高呼道:“臣拜见陛下,陛下圣躬安。” “朕安,平身。”待卫所兵起来,朱由检说道:“尔等新募,未赏先罚,可有怨言?” “臣不敢。”稀稀拉拉的回应,大部分人低着头不说话。 “不敢,不是没有。”朱由检冷喝道:“军法如山,不可坏,都有,卸甲,行刑。” 孙之沆用膝盖往前挪了两步,以头抢地,叫道:“陛下,皆为臣之过,请陛下明察,赦免诸军。” 朱由检并不理他,只盯着卫所兵。 卫所兵犹豫片刻,脱了盔甲,扒了衣裳,光着身体趴到了地上。 “陈胜,一人二十鞭,行刑。”朱由检冷喝道。 陈胜不敢怠慢,带今日军纪兵上前,挥舞皮鞭。 叭叭叭~ 鞭子落下,立刻就是一条长长的红色鼓包,十多鞭皮开见血,二十鞭肉烂。 “陛下明察~陛下明察~”孙之沆磕头哀嚎。 朱由检头也不回地说道:“今日,诸兵因你冲动冒失而受刑,若你不知悔改,来日便因你冲动冒失而丧命。” “臣知错,愿代诸军受刑,求陛下开恩。”孙之沆的脑门已经磕出了血。 “军令如山,岂因一人而改?”朱由检不为所动,看着皮鞭落下,又道:“看看,多好的男儿,无一人痛呼出声。 若是翌日丧命于战场而名声不显,朕心何安?” 战死无名,必因败绩。 就像土木堡之变中,战死的兵将无数,不要说留名赏赐,连抚恤都没得。 胜者酒肉,败者吃土,这就是现实。 不想吃土,就必须赢,而赢的前提,是军纪。 今天这鞭子落下去,可以让诸军牢记军纪,也是为了调教孙之沆。 若非寄予厚望,直接就拖出去斩首示众,哪怕孙承宗也不能多说什么。 皇帝没明说,孙承宗没有说过皇帝的打算吗?说了还如此冲动,活该惩罚。 孙之沆呆呆愣愣,不知如何回话。 一百余人行刑,花了半个时辰,不论受刑的还是行刑的都是满头大汗。 疼的,累的,旁观的,都不好受。 “传御医,给医药治伤,莫因伤兵坏了朕之羽翼。”朱由检说道。 “谢陛下。”伤兵有气无力地回道。 “孙之沆。”朱由检喝道。 “罪臣在。”孙之沆膝行过来。 “无令调兵,欲劫钦犯……” “陛下,节寰公非钦犯啊!国之干城,岂可轻毁……” “闭嘴!”朱由检喝道:“事到如今,尚不知错处,留你何用?来人~” 金口玉言,绝不能让皇帝说出“斩首示众”的话来。 “陛下~”董大力一个跪滑到了皇帝面前,顺势趴下,道:“陛下开恩,孙将军全心全意为陛下着想,忠心日月可鉴,请陛下开恩啊。” 他和孙之沆只是相识,说不得关系多好,但是跟孙承宗处的不错,觉得应该拉一把。 张承恩跪下,道:“请陛下开恩,允许孙之沆戴罪立功,臣以人头担保,以后决不再犯。” 砰~诸军跪下,道:“请陛下开恩。” 朱由检真想打死孙之沆这個犟种,但是不论是看在孙承宗的面子还是孙之沆个人品性,都是舍不得杀的。 明末兵祸连结,全家殉国的有几家呢?孙承宗家是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