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秦根本的乡村故事 > 第二十四章 树往哪栽

第二十四章 树往哪栽

秦有仁栽种果树没有发家,还跟着宁为海种过几年的草药,也就是板兰根。同样耽误了三四年,仍是没挣到钱。

从那以后,秦有仁对从土地上挣钱,就不抱什么希望了。

他把果树全挖掉,仍是老老实实地种庄稼。收入少,操心也少。就这样温饱有余,小康不足的日子过了多年。

直到根本当了兵,转上士官,家境才慢慢好转。

如今,秦有仁看到儿子又准备在土地上打果树的主意,他一个劲的摇头。可是他说什么反对意见,根本都不听。

秦根本认准的事,一定要试一试。

尽管老父亲一再念叨,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但根本觉得,如果什么都听老人的,那时代就不进步,社会就不发展了。

再说,那些喜欢倚老卖老的老人,其实是没有成功经验的,他们身上更多的是失败的教训。

向失败者学成功之道,这不是科学的方向。“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也是可疑的。

秦根本要向成功者学习成功,他把徐家庄的经验看得很重。即便不能创新,也可模仿复制他人。这便是他最朴素的想法。

秦根本从书上了解了猕猴桃的栽种技术,他觉得红火沟完全可以像徐家庄一样大面积种植猕猴桃。

当他带着家里为数不多的钱来到县农科所的苗圃,准备购买猕猴桃新品种徐香幼苗时,那里的工人告诉他,来晚了。

当年适合栽种的树苗已经卖完,要买只能等到明年。

秦根本等不及啊。农科所的人让他去农科城看看。

农科城离县城五六十公里。那里的农林科技大学是全国一流的农业高校。除了农业科技发达,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也走在全国的前列。

秦根本在农科城找到自己想要幼苗。他算好了家里的土地数量,一口气买了三百多棵。租了一辆车将树苗拉回家。

幼苗是从苗圃里现挖的,挖出来之后要及时栽种。如果不能尽快栽到地里,也要将幼苗埋在土里,以防根系见光坏死。

那天,根本回到红火沟时,天已黑了。他顾不上休息,连夜动手,把院子里的菜地刨开,将三百多棵树苗统统埋下。

他母亲看着菜地里那些还没长起来的青菜被拔掉,心疼地说了好几遍“可惜、可惜”。

秦根本没有听父亲的劝阻,父亲当然也不支持他的行动。

根本在院子里挑着灯挖地的时候,他父亲坐在客厅里看电视。根本妈催了好几次,让老头子给儿子帮忙,秦有仁硬是坐着没有动。

他那老顽固的脾气一上来,九头牛也拉不回。老秦可能没意识到,根本是他的儿子,当然遗传了他的一部分秉性。

根本要做得的事,其他人想要拉回来,恐怕没有九头牛,至少也得八头牛吧。

树苗买回来了,往哪块地里栽又成了问题。

秦家一共有十亩地,四亩耕地,六亩山地。耕地种的小麦,已经有两寸多高了。山地夏天种过一茬豆子之后,就撂荒了。

根本端着饭碗,一边吃着他妈做的面条,一边给父亲讲解猕猴桃树应该如何栽种。

秦有仁两眼盯着电视,看着凤凰卫视节目就是不吭声。

根本他妈把电视声音调小一些,说:“成天就看那几节目,放着好听的秦腔戏不让看。一个老农民,尽关心国家大事。有什么用?”

秦有仁夺过遥控器,又将声音调大,比起初的声音还要大。

根本知道他爸的心思,就是不同意他栽种果树。可是,车已到山前,没路也得找路。

根本吃完一碗面,将碗放回厨房,喝了几口面汤,回到客厅。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