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秦根本的乡村故事 > 第二十三章 毛桃发家

第二十三章 毛桃发家

金徐镇地处渭河南岸,从秦岭北麓流出的好几条河流,从金徐镇的地盘上穿过,而后注入渭河。

比起河口镇山区那点可怜的耕地,金徐镇可谓良田百顷。

金徐镇地平,水富,人勤,还是古老的商贸集散之地,造就了很多名门大户。当年南山深处的土匪一出山,就直奔富户云集的金徐镇。

与秦根本同住一间病房的徐老汉,是金徐镇徐家庄人。

秦根本对徐老汉的照顾,让老人对他产生了好感。秦根本提出想了解猕猴桃种植的情况,老汉的儿子爽快地谈起他们栽种猕猴桃的经验。

秦根本听着别人发家致富的经历,感觉全身的毛孔都变得舒张。

小小的毛桃,其貌不扬,竟然成了发家的金蛋蛋。只听别人的故事不过瘾,根本想现地去参观参观。

老徐的儿子给他留了电话,让他找机会去徐家庄看看。

秦根本在县医院住了七八天,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就出院回家。

在老家红火沟又休息了些日子,可以扔掉拐杖走路后,他迫不及待地联系了老徐的儿子。

那天,雨后初晴,可谓秋高气爽,是关中盆地难得的好天气。

秦根本开着家里的三轮车来到徐家庄,找到徐老汉家。老徐的儿子带着根本来到他们家的果园。

那时节,猕猴桃已摘完,果树的叶子尚绿。

徐家的四亩地连成一片。猕猴桃的藤蔓攀附在整整齐齐的架杆上,茂密的叶子,就像在田地上搭起一个绿色的屋顶。

猕猴桃是藤类植物,就像葡萄需要搭架。

猕猴桃的那些架杆,呈“T”字形,竖杆是混凝土制成的,横杆是直径十厘米左右的木头。

一行行竖杆从地头延伸到地尾,如同一路路电线杆一样笔直挺拔。

横杆上拉着铁丝,纵贯田地。猕猴桃的藤蔓实际上是绑在铁丝上。

架杆的横杆有两米高,人走在下面不用弯腰,在架下劳作也很方便。每一行竖杆间隔五六米,三轮车也可以开进去。

秦根本去参观的时候,徐家人已经为来年的丰收做准备了。他们在树根旁边挖出三十厘米宽五十厘米深的土槽,准备施肥用。

徐家庄有些田地还是种着小麦。

老徐的儿子告诉根本,这两年他家的猕猴桃卖了钱,村里已经有十几户跟着学,也栽下猕猴桃树。

他说,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要不了几年,全村都会栽种猕猴桃。到那时,有了种植规模,就更容易与客商谈价钱。

秦根本在医院听说了猕猴桃卖钱的事,他就动了心思。等到现地参观一番,他几乎就要决定,也要走徐家致富的路子,栽种猕猴桃。

可他还不知道,红火沟那样的山区,是不是适合猕猴桃生长。

河口镇离金徐镇不远,但是山区的小气候与河滩平原还是有差距的。

红火沟一半是耕地,一半是山地。猕猴桃到底适应在耕地上栽种,还是应该栽种在山地上,他不清楚。老徐的儿子当然也不知道。

秦根本问起徐家庄的猕猴桃树苗是从哪里买的。

老徐的儿子告诉他,几年前,还没人栽种猕猴桃,他是从县农科所的苗圃买的。现如今,他们村的农民大多从农科城买树苗。

看到秦根本也想栽种猕猴桃,老徐的儿子建议他,要栽就栽新品种。徐家的猕猴桃就是新品种,叫徐香。

徐家庄有些人栽种的是老品种——秦美。徐香的产量与秦美差不多,但口味比秦美好,卖价几乎是秦美的两倍。

秦根本记得徐家的猕猴桃一斤卖了四块多钱。如果栽种的是秦美,收入恐怕要打折。看来栽什么品种也很关键。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