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秦根本的乡村故事 > 第二十九章 树坑之争

第二十九章 树坑之争

次日一早,秦根本开着三轮车,拉着父亲和挖坑的农具来到河边的小麦地。

深绿色的小麦在微风中瑟瑟发抖。它们盼望着一场雪,好给它们盖一层被子,可是它们等来的却是铁锹和?头。

秦根本把车停在地头上,从车厢里拿下一蛇皮袋子草木灰。这是他昨晚上从灶台里掏出来的。

秦有仁把农具拿下来问儿子:“怎么栽,你说。”

“先算好一亩地要栽多少棵树,然后用草木灰标注位置。等所有的坑挖好之后,再统一栽下树苗。”

“咱这块地是二亩。要挖多少个坑呢?”

秦根本突然想起一事,“哎,怎么忘记从宁支书那里借个皮尺。没尺子咋丈量土地,又怎么打点定位呢?”说着他就要往回去借皮尺。

“还要啥皮尺,脚下就是尺子。”秦有仁说,“这块地长110步,宽20步。你就说这地准备栽多少棵树就行。”

“按照行距4米,株距3米,二亩地大概1400平方,估摸着要栽120棵左右。”根本口算道。

“行了,知道了。”秦有仁说,“你把那捆竹竿扛过来。”

根本不明白父亲带了十几根一米多长的竹竿要干什么?他没多问,听命就行。

秦有仁站在地头看了看,可能心里在想,这么好的一片麦田,就要变成果园了,他有些不忍。可是为了儿子的宏大抱负,他也豁出去了。

秦有仁在地头迈开大步走了一通,嘴里念叨着数字。

秦根本这才明白,原来他爸的脚步就是尺子,老父亲是用步丈量土地。

老秦在地头走几步,用脚跟踩一个窝,根本就在那个窝里插入一根竹竿。地头上插入了四根竹竿,他们又走到地尾,同样插入四根。

秦有仁让根本背起装着草木灰的袋子跟在他身后。

老秦从地头走到地尾。每隔几步停下来,踩一个窝,根本就在那个窝里撒一把草木灰。

一趟走过去,站地地尾回头看,那些灰点点成了一条直线。

一头一根竹竿。以此类推。来回走了几趟。地里出现了四条直线,一百多条灰点。

如同一张围棋的棋盘就这样织好了。

根本这下子彻底心服了。父亲是个老农民,干农活比他这个年轻人强很多。

以前总觉得农民思想落后,观念保守,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尤其像父亲这样特别重视传统、看中礼数的人,简直就是冥顽不化。

可是,当这些老农民走进田间地头,他们的那些土办法、老经验,却是种庄稼的灵丹妙药。

不得不说,家有一老,胜过一宝。秦根本算是领教了。

棋盘画好了,可以落子了。只需要在每个灰点的位置上挖坑。

秦有仁在身上摸来摸去,没摸到旱烟袋。在地里干活,没有旱烟抽,就是拖拉机没加上油,就像老黄牛没喂饱料。老秦浑身不自在。

秦根本看出他爸的烟瘾犯了,拿出纸烟给他抽。

老秦抽不来,他要回家去拿旱烟袋。

根本说:“你回去就在家里休息吧,今天不用来了。”

“哦,”秦有仁答应了一句,背着手往家里走去。

根本脱了外衣,只穿一件军队配发的旧秋衣,甩开膀子干了起来。

时节虽然是冬天,可是没下过雪。温度不是很低,田地里没有上冻。

?头挖,铁锹铲,个把小时,一个直径五十厘米,深六十厘米的坑就挖好了。

他有点累,可他不想停。

他挖的不是坑,而是旧观念,他要栽的也不是树,而是希望,是改变他自己命运、改变家族前途,改变红火沟面貌的希望。

秦根本一口气挖了四个坑,额头冒汗,背心也湿了。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