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秦根本的乡村故事 > 第六十四章 守住底线

第六十四章 守住底线

谎言散布起来很容易,夺占人心也并不复杂。只要在适当的时机,采取适当的方式,流言还可能放大谎言的杀伤力。

外地客商即将撤出梅潭县,在秦根本看来,这就是不折不扣的谣言,可这谣言红火沟就有人信,而且信的人还不少。

于是,猕猴桃的出手大战开始了。

牛山娃的桃出手之后,紧接着杨老六的猕猴桃也出手,价格同样是一斤两块钱。

杨老六的桃比牛山娃的桃要好一些,他也接受了这个价。

按秦根本的估算,杨老六家能产猕猴桃一万多斤,卖两万元,对他老两口来说,够乐呵半年的。所以,他们并没觉得可惜。

红火沟村里似乎一下子热闹起来。两三辆大卡车停在村口。机耕道上的三轮车穿梭于村头和果园。

猕猴桃一车一车运到了卡车前,过秤,装车。

这两年,外地客商来梅潭县购桃,都是自带采摘队伍,不用果农自己找人摘了。

这省却了很多的麻烦,不过,这笔钱是要算做工钱,由果农支付,也就是从出售的钱款中扣除的。

客商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有些果农家里人手不够,轮到采摘果子时,一片地一天搞不定,大卡车停在路边,司机吃饭都是问题。

后来,水果客商就学聪明了。每辆车配备一套班子,七八人到十来个人,车到哪里,人跟到哪里。

一声令下,摘的摘,运的运,秤的秤,装的装,一条龙服务,一气呵成。

果农只要提供三轮车以供转运。其他的装备,就像箱子、发泡网等,全是客商准备的。

当然,果农还要为这些摘桃的人管一顿饭。实在做饭不方便,那就每人发两包方便面,一根火腿肠,一个茶叶蛋,也能解决问题。

秦根本的心很乱。他不想去果园。

他的父母看到别人家都动起来了,不免有些心急。

根本妈问了几次,自家的桃啥时候卖。根本只说,不急,不急。他妈急得不行。却一点折也没有。

秦有仁起初还能沉得住气,到了下午后半晌的时候,看到村里绝大多数人家都卖开了,他就心毛了。

老秦在院里院外转进转出,抽烟的速度和频率也明显加快。

根本独自呆在屋里看起小说来。他哪里看得进去,他是装作镇静,不想把急躁带给父母。

秦有仁在院里院外转得不“过瘾”,又去地里转了一圈。他从地里回来,就再也无法淡定,直接走到根本面前说:“火烧眉毛了,你还看个什么书。”

根本放下书,说:“不急,不急。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再不行动,咱那些桃怕真的要烂包地里了。”秦有仁说话的口气明显不像平常。

放在谁那里,也无法平静。辛辛苦苦好几年,数万斤水果,那要烂起来也快的很,几天的工夫就全烂完。

“我就是不信这个邪,都说明天客商要走,赶着点要在今天把桃全部卖掉。我就是过了明天再卖。后天卖。”根本的心里扭着一股劲。

“就怕后天没客商,你卖给鬼去。”

“没客商我就推着车车,走街窜巷去卖。”

秦有仁被呛得想发火,他还忍了忍,说:“大梁家都开始摘桃了。全村就剩下咱一家了。”

“应该还有尤四叔家的。”

“尤家的桃也算桃吗?”

秦有仁一跺脚,扭头走了:“你能,你能,能的能上天了。我就等着看你的笑话。你就等着全村人看你的笑话吧。”

晚上,大梁打电话,说扛不住父亲的意见,把猕猴桃已经卖了,一斤两块二毛钱。

大梁反复声明,这不是他的主意,是父亲强扭着跟客商谈了约,直接把客商的采摘队带到地里干起来了。

根本还能说什么呢。除了可惜大梁家,那么多人辛苦付出那么多气血,那么好的桃子,竟然只卖了那么低的价。

心里虽然觉得可惜,嘴上还是安慰大梁,卖就卖了,落袋为安。果子挂在树上,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确实是难事。

大梁又问起根本家的桃怎么办?根本说,过两天再看。

挂断大梁的电话,根本的心里突然有一种酸楚的感觉,又似乎是一种可怜又可悲的感觉。

这就是农民,红火沟的农民。他们做错了吗?好像也没错到哪里?

他们的心就那么大,你能指望装下多少东西。

他们做的对吗?也像也不对。这些猕猴桃应该值更多的钱。更多的钱才配得上他们付出的艰辛。可是,能怪他们吗?

晚饭做好,秦有仁却不知去了哪里。根本和他妈一直在等他爸回来,等到天黑透了还不见人。

根本妈照顾小宝刚吃完,秦有仁兴冲冲地握着烟锅回来。

“跑了哪去了,吃饭也不回来。”根本妈发了一句牢骚。

秦有仁似乎并没生气,反倒很高兴,说:“快,上饭。”

“啥事看把你乐的?”

“咱的猕猴桃也订出去了。明天摘。”秦有仁扯了一下肩膀上的上衣,显得很有成就。

“爸,你这是干什么?”根本说,“卖桃的事,我来,你怎么……”

“订了?”根本妈问,“多少钱?”

“两块八。”秦有仁响亮的回答,“全村最高价。不要对任何人说,注意保密。”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