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烈焰汉魂 > 第六章 御敌

第六章 御敌

栎阳原本在楚汉争霸时一度成为汉军的大后方,萧何在此招募兵马、囤积粮草,屡次助攻刘邦在绝境中反败为胜。此时城中储粮颇丰,大军用度无忧。只是此去往北,又恰逢严冬,军士们需要御寒的冬衣却大为匮缺,短时间也无处生产筹集;但军情紧急,军令如山,即使身着薄衣,军士们也只能整装待发。

刘邦希望的是,以速战速决来解决问题。

他命樊哙领兵四万作前军,先行出发,对匈奴前军进行阻截。自己亲任大将军,率步骑随后赶到。萧何仍旧留守栎阳,并负责督监长安宫室的营建工程,毕竟,长安城的建设还是要继续开展,即将得胜班师的大汉君臣可不能一直暂住在栎阳这个穷乡僻壤。

待到各地近三十万汉军以最快速度整装完毕,已过了七日。傍晚,大军开始在渭水北岸集结,直到旭日高升,密密麻麻的军兵车马沐浴着冬日暖阳,灰黄的平原上覆盖着一眼望不到头的赤衣玄甲,军士们应答士官的呐喊声声震霄汉。大军分批次开拔,当最后一支队伍离开集结地,已是又一个朗月繁星的午夜。

车骑将军灌婴领着一万骑兵、五百辆战车走在前方;刘邦坐在夏侯婴驾驭的独辀四马安车上紧随其后,陈平任护军中尉,不停驰马在大军前后招呼策应,控制着行军节奏,偶尔跑到刘邦车驾边与皇上密语几句,领会最新圣喻;郎中娄敬等一干谋士簇拥在刘邦车架周围,随时为大将军献计释惑、排忧解难;再后是步兵大军,分成十路,每路排成两行纵队前行;最末的队伍则是往复转运粮草辎重的五万头驴,一万头骡,八千辆牛车。整个队伍如一条巨龙,或曲或直,在有节奏的轰隆步履声中不停变化着身形,头尾跨度几达百里之遥。

大军沿着渭水前行,夜晚宿营岸边。关中地势平缓,军队行进速度极快,不到五日便已推进到潼关以北的黄河沿岸。冬季的黄河静如湖面,在日光照射下,颜色由灰蓝向亮白渐变;河水越过千沟万壑,在此处变得狭窄,宛如一根细长丝带。大军搭建浮桥于浦津渡过黄河,转向北行,地势逐渐变得复杂,丘陵、平川、山峦等交替出现。夜晚宿营汾水边,半夜大风劲刮,军士们开始感受到刺骨冻冷,纷纷感叹其地适宜度远远不如南北都有大山护佑的关中平原。清晨拔寨续行,空气又冷又湿,仰首望天,天上星星点点漫天飘舞,似雨似雪。

斥候送来前方军情,韩王信投降匈奴后,作为匈奴前军率军南下,与樊哙军在铜鞮遭遇,汉军大胜。韩王信往北逃遁,其部将王喜伏诛,曼丘臣与王黄集结散兵,拥立原赵国王族后裔赵利为王,竟然打起了恢复赵国的大旗来凝聚人心。

“叛贼。”刘邦咬牙切齿嘟哝了两个字。心里不禁暗想:异姓到底是异姓,一有机会就想着复国。如此看来,我大汉决不能像项羽那样,天下到处都是他册封的异姓王,到头来却没有一个能帮上忙的。是了,我大汉各郡,将来都必须以我刘氏宗族为基石。

虽对王黄、赵利行为不齿,刘邦心下还是暗暗庆幸自己选择的出击策略无比正确。他吩咐內侍将圣喻速告前军:“叫樊哙速速追赶,别让韩王信这叛夫跑了。对了,一定要活捉,朕要用这厮项上人头祭旗,让天下藩王郡守都看看。”

相对匈奴,刘邦更恨韩王信。要知道,这些守卫帝国四方的猛士,一度都是他最信任的人。如今大汉初立,各地郡国侯王虽然表面上对他表示顺服,但背地里却颇多人对他称帝心有不甘。特别是楚王韩信、淮南王英布之类,军中极有威信,如果这次不能严惩韩王信,以儆效尤,这些战功赫赫的猛人,在手下将士的蛊惑下,难免不会生出二心。秦二世而亡,大汉如果不能恩威并施的让这些诸侯王心悦诚服,步秦后尘也不是不可能。刘邦看了看灰蒙蒙的天,长嘘了一口,顺手放下车帘子,以手枕头,靠在车内榻椅上闭上了双眼,伴随着晃动的车身,心里盘算着俘虏韩王信之后的处置方法。

大军沿着谷地前行,两旁层峦叠峰,甚少大树,只是布满青黄蒿草,接连几晚,都选背风处依山势宿营。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