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神探:从唐人街追捕开始 > 第35章 这就是犯罪心理学

第35章 这就是犯罪心理学

秦明的话,间接证明了方木的心理画像。

凶手,的确是一个力气不大的人,和其所说的“身材瘦弱,体能素质较低”相呼应。

所有人暗暗点头。

看来这一点是毋庸置疑了。

至于凶手到底是男性还是女性,眼下没有任何依据可以论证。

方木判断凶手是男性,想必也是根据凶手的作案手法,以及大数据犯罪率推断而来。

犯罪侧写,本就是一种可能性,无法保证百分之百的准确率。

不过却可以为案件的侦破,提供新的调查方向。

那么,为何李泽会说,凶手可能是女性呢?

当下,众人转而看向李泽,想听听他接下来的解释。

相对于方木,他们心里显然更倾向于李泽。

此时,李泽开口道:“秦明和方木说的都没错,凶手,的确是一个力气不大的人。”

“这一类凶手在杀人之前,必然会做好充足的准备,因为对自己的不自信。”

“万一在动手的时候弄巧成拙,被反制也不是不可能。”

“我现在考虑的不是杀人过程,而是杀人的方式。”

“哥罗芳。”

“凶手,为什么要选择注射哥罗芳的方式,促使死者昏迷。”

“从以往的案件中,其实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规律:使用沾满乙醚的毛巾捂住被害人口鼻的方式,效率更高,也更简便。”

“而且使用乙醚作案的嫌疑人,也占据了不小的比重。”

“凶手,为何不选择这种方式,而一定要使用注射器,和麻醉效果相对较弱的哥罗芳呢?”

听得李泽的话,所有人陷入沉思。

这倒是一个问题,但又不像问题。

凶手使用何种方式杀人,属于凶手自己的个人习惯,应该代表不了什么吧?

倒是方木若有所思,开口道:“队长,你的意思是,凶手曾经考虑过乙醚吸入的作案手法,但最终放弃了?”

李泽点头:“有这种可能,而且可能性很大。”

“哥罗芳是非常冷门的麻醉剂,很少有人知道。”

“就算知道,也很少会用于犯罪。”

“凶手既然选择了哥罗芳,想必是通过深入了解和深思熟虑的。”

听到这里,方木好奇道:“哥罗芳和乙醚,有什么区别吗?”

“或者说,哥罗芳相较于乙醚,有何比较突出的特点?”

李泽回答道:“乙醚属于医用麻醉剂,毒性较小。”

“而哥罗芳已经被淘汰了,很少用于医学。”

“最重要的是,它的毒性可没有乙醚那么简单。”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