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8
位于大西洋亚速尔群岛东北1300海里伦敦-纽约航线附近的西奥多-罗斯福号航空母舰特混群和相互距离90海里的亚伯拉汉-林肯号航空母舰特混群、乔治-华盛顿号航空母舰战斗群,集结排成三个巨大的海上钢铁花环,以25节的高速向法国布雷斯特方向疾进,在3个小时前接到了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转发的法、德可能即将向伊朗派出快速反应部队的情报,以及从值班巡航状态转向法国高速开进提升到一级战备保持战略威慑的命令,参加过多次北约联合军演的官兵们都熟悉法国军队的战术动作,此刻当面的法国海军只有一个距离900海里的戴高乐航母战斗群,其它的两个航母战斗群,一个在地中海,一个在印度洋,哼哼,谁让你们把手伸得那么远,跑去印度洋做什么,现在我们要到你们家门口去耀武扬威一番,三对一,法国佬这会吓死了吧。
中岳岛号能够使用美军从卫星到地面站的全套全球精确定位系统,也能够从美军卫星上轻松地接受信号。这当然是美国不断武装台湾,拼命拉台湾进入东亚TMD系统的缘故。 此刻,美军的纯军用卫星在日本方面的全力打击下荡然无存,同步卫星也只剩大西洋同步卫星尚未被摧毁,要隔着地球摧毁这个高悬于地球另一面35800千米之上的同步卫星对日本来说实在是太难了。 这就为中岳岛的这次洲际打击提供了精确制导。
上面并没有要求这次打击,如果中岳岛申请的话,也不会批准这次打击。但是,这三个航母战斗群如果临近欧洲,老欧洲的“国际石油安全部队”就会全身而退。
中国离开中东石油是可以生存的。中国有丰富的煤炭,现在又收复了南海大油田,即将稳定控制东海油田。而欧洲没有这个条件。如果中东石油被美方控制,欧洲就只能或仰美国之鼻息,或更加依赖俄罗斯石油,并且不得不违抗美国的意思而同大西洋对面的委内瑞拉建立良好关系。
何去何从,老谋深算的欧洲怎会不知。建立中东石油安全非不愿也,乃不能也,此刻实不敢也。
李中岳再次请问旁边站立的一位儒雅的学者:“教授,这个距离可是不能远,也不能近,请您再确认一次。”
教授回答:“这是我半生的心血。只剩一个常数不太有把握,但是威力没有问题。距离只会近,不会远。”
李中岳略顿,命令:“弹着点再挪远10千米。发射!”
739
中岳岛号预装填的唯一一盘13发600毫米激波炮弹组,现在依次飞出主炮炮口。
外直径不到2米的超导线圈磁场炮管这次不仅使用了主飞轮电池的电力,还加上去2具超导电池,强大的洛伦兹力在导弹首段初速基础上再次向重达9吨的超重炮炮弹注入加速度,以3900米每秒的初速飞出电磁偏转场炮口,得到准确的弹道方向,穿出对流层,直抵大气层边缘在准真空中飞行,中间经过两次自身的相对功率很小的火箭发动机的加速,穿越欧亚大陆的头顶,在大西洋上空重入大气层,对准美军3个航母编队钢铁花环的北侧50海里处,以近于垂直的角度和9马赫的速度俯冲了下来,
三个航母特混编队早就接到了警报,但是也都无能为力。美国的科技发展水平还没有到达中岳岛那样拥有可靠外空拦截能力的阶段,发射了大量反导导弹,但是所有舰载反导导弹对于9马赫垂直俯冲的物体都不起作用。 三个战斗群的指挥官在惊恐万状之中,不约而同地命令将所有电子干扰设备开到最大功率,
然后他们在绝望中惊喜地看到,来袭导弹冲向距离本舰至少90海里以外的海面!电子干扰毕竟成功了!
第一发超重炮炮弹的65吨TNT当量空气燃料战斗部,在距三个航母钢铁花环组成的等边三角形最北侧150海里处100米高度上爆开,急速升频的高压气体声波振荡器经过了每一粒燃料颗粒的共振频率,将它们完全击碎,而继续升高频率的声波继续与更小的燃料粒子的更高的共振频率发生共振,再次将燃料粒子粉碎成更小的微粒,升频振荡器一路升频的结果,在一瞬间将所有燃料微粒粉碎到接近分子的极限,随后被轻金属棒起爆器点燃,产生了20倍于TNT炸药的威力。
这颗等效65吨TNT的燃料空气弹的爆炸,使下方海水在直接冲击波和向四周急遽扩散的飓风的推动下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水坑和30层楼高的1次浪涌,不久,水坑被四周海水回填——巨型燃料空气弹爆炸形成高压高温燃气团,伴随着汽化了的海水蒸气,向四周刮出12级以上的飓风,飓风为1次浪涌推波助澜,1次飓风扩散后,中间的空间迅速冷却,四周空气急遽回填,推动着迅速回填水坑的浪涌,形成巨大的1次回流浪涌,1次回流浪涌在爆点中心汇聚碰撞,向上聚起一个上百米高、直径也近百米的水柱,这个1次水柱落下时,第二颗同样级别的超重炮炮弹空气燃料战斗部在准确的时间点上在××高度爆炸了,
这样形成的二次浪涌远比一次浪涌强烈,它的波长与一次浪涌形成共激浪涌,随后就是更大的2次回流浪涌、二次水柱,当高达×××米的二次水柱落下时,在非常准确的时刻,第三颗巨型空气燃料炸弹在更低的高度爆炸,激起的三次浪涌的幅度与1次浪涌、二次浪涌幅度形成一个e指数正弦函数的增幅减频数列,
......
其实远远用不到13发,控制虽然精确,但是那位教授对未来得及实验修正的e正弦函数指数的增幅减频数列的一个常系数项的取值却过于保守,以至于第9次以后的指数增幅共激浪涌已经达到难以想像的幅度,第11次水坑底部已经接近2千米深的海底,第12次空气燃料炸弹爆炸时因数十公里方圆内氧气已过于稀薄而爆炸威力大大降低,但第13次空气燃料爆炸时,威力却远超过前面各次——由于第12次爆炸威力很低,使前面从第9次爆炸起就开始出现的水分子在高温高压富集离子场中裂解累积形成的巨量氢气和氧气得以有时间回填,这个充满氢气、氧气和第13次空气燃料分子的直径十几公里的气团被引爆时,出现了历史上空前的海上大爆炸,从未有过的摩天巨浪向四周飞速扩散,欲与天公试比高,直将150海里外的美军三个航母特混群推上高空,又落向海底,大面积作用水压裂解了战舰的金属结构,却裂解不了人体,绝大多数穿上救生衣的水兵在并非拉向海底的漩涡而只是宏观的巨浪起伏中随波逐流,许多人最终获救,而大型战舰纷纷开裂,在一下是天堂、一下是地狱的振荡中,四散漂流,带着他们伟大的名字,回归了光荣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