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o大概30多岁的样子,头发淡黄,面色白皙,还没有任何腮帮胡子,虽然他大部分时间都说英语,但偶尔嘴里也能吐出一两句汉语。吉奥喜欢用英语和他交流:“DearBubo,it’sourgreathornortoworkwithyou,youwillhaveanenjoyabletimehereinthefollowingdays.”
“Thanksforyourentertainment,researchismyinterestsinceIwasababy,Iwilldevotemyselftothestudyhere.”Buto看起来很爽快。
“OK,Ihavedealtwithalltheaffairsinvolvedwithyou.Herearetwokeys,withonetoyourroom,anothertoyourlaboratory.”吉奥和Buto交流起来没有任何困难。
Buto接过钥匙,莞尔一笑:“Well,nowIneedtobeaccustomedtotheenvironment,couldIstartmyworktomorrow?”
吉奥平静地说:“Allright.”
接着他转向实验室刚来的实习生伯恩,“伯恩,你先带Buto去熟悉一下他的公寓和实验室.”
伯恩答应了一声就和Buto一起离开了。
其实吉奥掌管了Gete公司后,Gete一直都运转很好,营收还有增长的趋势,吉奥自从上台就一直在积极拓展公司的业务,带领Gete拿下了好几个药物临床试验的项目。这次为Buto筹建一个配备齐全的实验室和装修豪华的公寓,经费上自然也得到了Gete公司的大力资助。
伯恩带领Buto来到了一间教师公寓,他因为英语不太好,开始用汉语和Buto交流:“Buto,请你来打开门吧?”
Buto的汉语自然也不是太好,他听得一愣一愣的,“我?门?”
伯恩显得有些吃惊,他着急得挠了挠头,开始用结结巴巴的英语和Buto交流:“Thisdoor…thisdoor…please.”
Buto不解地推了推门,门并没有开,接着他又奇怪地看了看伯恩,伯恩赶紧纠正了自己的用词:“Openthedoor,please.”
这会儿Buto才掏出钥匙把门打开。
这间屋子虽然是公寓,但装修得特别特别奢华,采用了西欧式的风格,卫生间是干湿分离的,大床是软包式的大床,地板是木地板,擦得锃亮。厨房里自动洗碗机和客厅里全自动拖地机配备齐全。据说这五十多平米的房子,吉奥花了三十万RMB才装修好。
Buto对此表现得没有太惊讶,因为他来自遥远的米国,米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在Buto眼里,与本国的大学相比,里尔大学还算是建设得比较好的学校,所以他才会答应到这儿来。他打量了一下这个房间:“Wonderful,butIthinkIneedacoffeemakerhere.”
这一句英语伯恩倒听懂了,他内心嘀咕了一句:“竟然还要咖啡机,比我们的待遇还要好。”但他还是很礼貌地回了一句:“IwillconsultJiaoforyou.”
紧接着,伯恩带领Buto来到了他的实验室,Buto打开了实验室的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台崭新的冷冻电镜,这台冷冻电镜是全国仅有的两台之一,是Gete公司斥资一亿美元打造的,因为冷冻电镜主要是用来解析蛋白结构的,在诱导变构技术中常常用到,所以吉奥花费了巨资从荷兰购进了这台电镜。Buto看到这个电镜,如同看到了宝物一样,能看出来他对这台电镜很满意的样子,他围着电镜看了一圈,又仔细审视了一下电镜各个部位的零件,不住地赞叹。
Buto看完冷冻电镜后,用不太熟练的汉语说道:“冷冻电镜价值不菲,即使在全世界也不超过五台,我过去只是在外面学习时才有幸看到这种仪器,你们如今配备这种先进的仪器,对于我们的研究大有好处。”
接着,伯恩又把Buto带回到吉奥身边,因为吉奥事先交代过,他要跟Buto交代一下合作的事宜。
吉奥以一种安抚的语气对站在面前的Buto说道:“怎么样?Buto博士,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
“你们做得很好了,唯一不足的是,我的卧室需要一台咖啡机。”
“这好办,一会儿我就派人给你装上一台,然后,在这儿开展实验没什么问题吧?”
“我们过去只是用基因开展过诱导变构实验,对蛋白进行诱导变构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现在技术还不太成熟,但是,我过去在Lilo研究所学习过蛋白诱导变构的操作,只要你们能提供病毒的样品,实验就能开展起来。有了这台冷冻电镜,相信我们的合作会很顺利。”
“你会操作冷冻电镜?”
“对啊,我比较擅长用冷冻电镜捕捉蛋白的构象,我原来操作过很多次的冷冻电镜,虽然目前冷冻电镜大多数用于结构生物学领域,但是诱导变构技术和冷冻电镜是分不开的。”
“Buto博士,你能给我讲得具体一些,为什么诱导变构技术和冷冻电镜是分不开的?”
“诱导变构就是将诱导变构剂和蛋白放在一起培养一段时间,再用冷冻电镜解析出蛋白的构象,对比蛋白的构象有没有发生改变,由于蛋白构象分辨率要求在原子级别,所以只能使用冷冻电镜。”
“你认为这项技术开展起来有没有什么阻力?”
“我过去在米国使用过的冷冻电镜,每天运行成本是数千美元起步,并且需要专门的实验室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数据的准确性,我不知道你们能否承受得起这种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