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宪还是拿出他一直强调的理由,说韩闰是泰卢国的叛逆,他手底下的百姓是不愿意做亡国奴的,一旦泰卢国发兵,韩闰手底下的人会投靠到泰卢国一边,至于契烈,中原的大雍一定会帮泰卢国的。
王芳干听完,没好气地说到:“我们屡次遣使渡海去中原,中原可有一次发兵相助?”
金宪这些年来坚定的认为中原一定会帮助泰卢国,就像当年大雍帮助新济国一样。听到王芳干的问题,金宪说:“这些年契烈没有出兵帮助韩闰,就是忌惮中原,中原已经在帮助泰卢国了。”
金宪也发现了最近的几次,韩闰只带领了自己的军马,背后并没有契烈的其他军队,于是做出了判断,认为是中原牵制了契烈的主力部队。
王芳干对金宪的话是将信将疑,没有同意金宪的请求。几天后,百罗国派人到泰卢国,请求与泰卢国暗中的结盟,并且提出一个南北夹击鸿济国的方案,简单说来就是两方同时出兵,攻打鸿济国,让鸿济国首尾不能兼顾。
对于百罗国的结盟请求,金宪主张是同意百罗国的请求,只是金宪心目中始终觉得应该先北后南,先打败韩闰,然后南下,因此提出由百罗国牵制鸿济国,而泰卢国乘机发兵北上。
王芳干早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壮志,他只想泰卢国不要亡在自己的手中,他不想做亡国之君,所以他对于金宪这样的主张,根本不同意。而申京禛等人也在一边说百罗国根本打不过鸿济国,金宪的主张是误国误民。
王芳干同意金宪主张,收回兵权,为的是可以保住自己的权力,以免泰卢国亡于一些不忠心之人。但是,要发兵,王芳干是真的害怕,最终,他把百罗国的使节打发走,拒绝了一起发兵的请求。
金宪在百罗国使节离开后,又一次来到王芳干面前,跪倒在地就是一顿痛哭。他说王芳干对不起王成桂,还说泰卢国错失良机,恐怕亡国不远。
王芳干烦了,再一次派人把金宪拉出王宫,随后继续去过着他歌舞升平的日子,这是他现在唯一想要过的日子,他希望可以一直这样到把王位交给自己的儿子。
如今泰卢国地宗室们是异常听话,没有任何一个人想要挑战王芳干的,因为他们谁也不想做亡国之君,他们早已经看出泰卢国大厦将倾,也都纷纷为自己找寻出路。
王芳干越来越后悔自己当年的杀掉王芳远的行为,如今他已经不敢去自己家的祖庙去祭祀王成桂,王芳果,王芳雨和王芳远这几位先王,因为他没有任何功绩可以向先王汇报,有的只是罪过。
然而王芳干不愿意惹事,不代表泰卢国就可以太太平平,毕竟韩闰是靠着劫掠泰卢国来养活自己手底下地人,因此每当泰卢国田地要收获粮食之时,韩闰必定会带着军队来一次泰卢国,帮着泰卢国人收割粮食只不过收割完之后,韩闰是一粒麦子,一颗稻子都不会给泰卢国的。
对于韩闰的行为,王芳干也曾是一个不愿屈服的人,他也恨韩闰,只是他现在怕韩闰背后的郁久律尧骨,因此之好忍气吞声,让边境军队加强防御而已。金宪对于这样的王芳干十分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