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希范与吴烈结盟,使得齐国不敢随便窥伺交趾。但是交趾之地还有一个邻居,也对交趾垂涎已久,这就是大丰国。
吴烈称王之时,大丰国刚刚经历了一系列的内乱,刚刚才稳定下来。此时的君主名叫郑思平,是郑嗣的儿子。郑嗣虽然只当了七年的皇帝,但是郑嗣生儿子的本事倒是强大,他与十几个妻妾生了二十多个儿子,虽然中间夭折一些,但是成功让大丰国没了王位继承的忧患。
郑思死后上郑文即位,郑文在位十六年,一开始想着开疆拓土,结果败给蜀军。经过惨败之后,郑文不再妄动干戈,选择息兵养民,偏安一隅。之后郑文求婚于齐国,当时吕岩对明汉宏、王佶等国常遣使通好,采取的是结好四邻的政策,于是吕岩以宗室女增城公主嫁与他为妻。可是在娶到齐国公主两年之后,郑文就服食金丹暴卒,当时他还没有过四十岁。
郑文临终之前,知道自己的儿子郑隆旦托付给自己最有权势的弟弟郑干贞和郑诏兄弟手中。并且表示如果他们想要王位,也可以直接传位,只求保住郑隆旦性命,让自己好有后嗣传承。
当时在郑文托孤的时候,郑干贞兄弟两个痛哭流涕,纷纷表示愿意辅佐幼主,绝没有悖逆之心。郑文看见他们兄弟两个的表现,就闭上了眼睛。
郑文死后,郑隆旦继位,次年改年号“天应”。由于当时郑隆旦年幼,大长和朝政掌握于清平官郑干贞以及他亲兄弟郑诏手中,人会政事都由他们决定,而与郑干贞兄弟不和的郑思平外放为通海节度使,还让郑思平的同母弟郑思良一起赴任。
郑思平知道这任命是郑干贞兄弟排除异己的手段,因为郑干贞兄弟看不起郑思平兄弟是郑嗣与婢女所生,因此双方关系一直不佳。在郑文临终之前,郑思平凭着这些年来安抚南边部族的功劳,已经升任大丰国的宰辅大臣,然而郑干贞可不管郑思平立功多少,一心只想扫除异己。
郑干贞兄弟除了撵走郑思平兄弟之外,还把许多和他们不一条心的大臣也一一贬黜,其中不少是郑嗣时期就跟着郑嗣的老臣。在清洗完大丰国朝廷之后,郑干贞就把郑隆旦赶下王位,立郑文最年长的兄弟郑善政为皇帝。
郑善政一直不愿意参与朝政,对于政务丝毫不感兴趣,因此成为郑干贞兄弟眼中绝佳的傀儡人选。两兄弟以郑善政年长,名声好为由,将郑善政扶上皇帝的宝座,随后就把郑善政软禁与皇宫之中,由郑干贞全权处理朝政。
在郑善政登基之后,正思平就知道郑干贞兄弟两个绝对不会就此止步,为此郑思平派郑思良暗中去联系大丰国南方各部族,准备起兵推翻郑干贞兄弟。
郑干贞兄弟当政之后,就开始对大丰国百姓横征暴敛,这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原本大丰国南方各部只需要在战时派人参战,平时缴纳一些贡品,并没有其余的赋税和徭役。可是在郑干贞兄弟上台之后,就不断派人去南方各部族收税,而且还要南方各部族首领把自己的女儿献出来,这一下就激起了南方部族的怒火。
郑干贞对于郑思平做的事情,有所察觉,就派兵前去抓捕郑思平。可是他没想到,郑思平提前得知消息,已经悄悄离开了他的府邸,郑干贞的人扑了个空。
郑思平逃到南方部族的地盘与郑思良会和之后,就把自己带过来的家财全部拿来招募士兵,打造兵器,准备时机一到,揭竿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