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璟发兵北伐,收腹淮南之地,加强了雍国在南方诸国之中的翘楚地位,也为其个人增加了威望,让南方各诸侯再也不敢轻视他,把他当成是只知道风花雪月之人。
此时的南方诸国,齐越国,南平国,楚国是坚定的跟随着中原的大郯,蜀国则是积极备战,计划着再一次北上,大丰国和大瞿越国则是以保住现有的一亩三分地为上,殷国则是陷入内战之中,而岭南的齐国,在虞璟北伐的时候,发生了喋血政变。
齐国的内乱,起源于开国皇帝吕岩在去年辞世之后,留下的接班人问题。在吕岩快要到地下见列祖列宗之前,最为担心的就是接班人问题,在吕岩诸子之中,虽然秦王吕洪度是吕岩长子,但吕岩不想立他,因为他看上的是越王吕洪昌。
吕岩曾经对右仆射王番说:“孤长子洪度和次子洪熙都不象是成大事的人,只有洪昌勉强可以继承孤的事业。孤的这帮儿子没几个有出息的,孤闭眼之后,他们必然要兄弟阋墙,不知道齐国还能维持多久?”说完吕岩痛哭不止,哭完之后又说要把吕洪度和吕洪熙外放,免得兄弟们成仇。
吕岩刚说了要外放自己长子与次子,在一旁的崇文使萧皿就劝吕岩说:“陛下何以出此策?自古立嫡立长,若立越王,置秦王何地,陛下怕的不就是他们兄弟自相残杀吗?”吕岩此时病得已经没有了主见,连称有理,决定立吕洪度为皇太子。同年的四月,岭南齐国的开国皇帝吕岩走完自己的一生。吕洪度灵前即位,改名为吕玢,更年号为光天元年。
吕岩是大雍末年以来,难得在位时间超过三十年的君主,在吕岩执政的这些年,他一改大雍末年以来以武人为刺史的流弊,主要任用士人为州刺史,使齐国地方吏治比较澄清。在齐国建立次年,就举行科举考试,录取进士、明经十余人。吕岩重视文教,重用士人,刺激了岭南文化事业的发展,改变了岭南的面貌,使岭南不再被人当成是蛮荒之地。
在对外方面,齐国与楚、南雍和闽相邻。这几个国家,对齐国的治乱安危有重要影响。吕岩通过通婚、遣使聘问等途径,与诸邻国建立友好关系,极少发生争战。除了邻国之外,齐国与蜀国和大丰国也保持着友好往来。
在经济上,吕岩在他统治时期,鼓励发展经贸。由于齐国都城番禺在大雍王朝时期是大雍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中心,吕岩在位时,鼓励对外贸易,使齐国获得丰厚的利益,国库也因此充盈。
因为吕岩的苦心经营,齐国在天下混战的乱局之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然而晚年的吕岩,却让齐国开始走下坡路。
晚年的吕岩,随着功业的建立,越来越看重面子问题,因此耻于被人当成是岭南莽荒之地的南蛮王,因此见到从中原来到岭南避难的人,就跟他说自己的祖上是世居关中之地的豪门,还称呼大郯的皇帝为洛州刺史。
他与大多数的帝王一样,在政局稳定之后,吕岩也开始想要过上奢侈的生活。于是吕岩在都城番禺开始修建宫殿,还命人四处搜刮奇珍异宝。
晚年的吕岩尤其好佛,他不仅在皇宫内建有皇家寺庙,为应天上二十八宿之数,还在都城的四个方位各建七间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