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久律尧骨将鸿济国交给昔济节制,让昔济的权力超过了当年的韩闰。这一命令是处于郁久律尧骨对于昔济的信任,也是出于一种无奈,因为郁久律尧骨下达这一命令是为了契烈可以全力南下,而契烈南下需要集中契烈所有的人力和物力,契烈的几个招讨使郁久律拔干,郁久律韩孥和药罗葛社尔都要参与进来,因此鸿济国的事情只能交给昔济去管。
原本郁久律尧骨对南下作战还有顾虑,直到郯国重臣平卢军节度使杨远给郁久律尧骨送来密信,才促使郁久律尧骨下定决心向郯国开战。
杨远给契烈送密信,是由于天福八年,石千贵任命杨远为平卢军节度使,封为东平王。一开始杨远没觉得这个命令有什么不妥,还上奏请求和他的长子一同前去赴任,于是石千贵任命杨远长子杨嗣勋为莱州防御使。
杨远去平卢军上任的路上,跟随在他身边的亲兵有一千多人,都是骑兵。杨远一行人带着杨远在地方这些年来搜刮的金银财宝,坐实来杨远如今是契烈地方节度使之中最奢侈,最会享受的。
见此情况,景正广上奏,请收回杨远部下所借官府马匹三百匹,以示警告。杨远得知后,愤怒地说:“这些马是先帝赏赐给我的,凭什么又取回?这是不信任我。”于是,派人暗地里把儿子杨嗣祚从单州召唤回来到自己身边任职,郯国朝廷不想与杨远起冲突,只好任命杨嗣祚为淄州刺史,以顺从他的意思。
杨远看到朝廷向自己妥协更加没有顾忌,眼看自己在郯国被人猜忌,想着自己的境遇与当年的石文瑭如出一辙,于是决定追寻石文瑭的道路与契烈交好,向石文瑭当年告虞从珂的罪一样向郁久律尧骨叙说石千贵的过失,并且说大饥荒之后,国库费用空虚,这时一举可以平定中原。
郁久律尧骨接到杨远的书信之后,郁久律尧骨任命郁久律忽必赉为兵马都**带兵南下。郁久律忽必赉接到命令,以赵正寿、赵正昭带领的卢龙军五万骑兵为前锋先行南下,同时向郁久律尧骨请旨,正式册封白钧为代国皇帝。白钧接到郁久律尧骨的旨意之后,派遣三万土浑军南下。
天福九年正月初六,契烈前锋军队攻破贝州,契烈与大郯之间的较量开始了。得知契烈军队南下之后,石千贵下令于正月十三日亲自带兵御驾北征,任命李吉为留守都城。
石千贵从都城出发之后的第二天,契烈骑兵已经抵达黎阳,石千贵任命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李贞为前军都虞候,先行到河北前线布防。此时郯国河北各州派来求援的人前后相继,河北形势十分危机。
石千贵带兵到达黄河岸边的澶州之后,以澶州为自己的司令部。一天后,在河北的邺都留守奏告郁久律忽必赉率铁骑三四万在邺都的元城县设立大本营,并任命赵正寿为魏博节度使,改封魏王,攻打邺都。赵正寿每天率领骑兵到邺都营垒挑战,不过见到邺都防守严密,暂时没有下令攻城。
石千贵知道契烈军队战马较多,郯国军队如果想要得胜,也需要大量的马匹,因此石千贵下令让全国公私马匹全部要送到前线,用来供给骑兵。
到了正月二十三日,契烈进攻黎阳,石千贵派右武卫上将军张立泽等率领三千精锐骑兵抵御。此时石千贵对郁久律尧骨下了何种决心还不清楚,想着或许还有和平解决冲突的可能,于是就派使节孟忠给郁久律忽必赉去信,请求重修旧好,希望战争可以结束。三天后,孟忠从郁久律忽必赉的大帐中回来,带回郁久律忽必赉回信,回信中郁久律忽必赉说“事已至此,无可挽回。”
到了二月初一,郓州上奏说博州刺史周儒献城投降契烈,又与杨远暗地勾结,杨远带领契烈军队渡河。石千贵得知消息,立马派左武卫将军蔡遇率领几百骑兵奔赴博州黄河的渡口东岸,没想到蔡遇半路上,在芦苇中遇上伏兵突然袭击,转战了几个回合,蔡遇被契烈军队抓住,当时他已被锋利的箭矢射成重伤,不能乘马,便坐在轿子中抬至郁久律忽必赉的帐中,得知这一情况石千贵派遣李贞等分水陆两路进兵,以阻止契烈军队渡河。
四天后,契烈军队在渡口的东岸建造了一座壁垒,随之契烈把骑兵摆在壁垒外围来抵挡郯国军队。李贞到达渡口东岸之后,亲自带领军队冲锋,才攻破了契烈军队。契烈骑兵分散逃走,跳入黄河溺死的就有几千,郯军于是攻克了敌垒。
此时,契烈军队在黄河西岸的敌军有几万人,原本他们的任务是通过摇旗呐喊来扩大声势,等到看到东岸敌兵溃败,这部分契烈军队立马后撤,没有救援东岸。此一战,李贞带领的郯军缴获战马八百匹、契烈兵五百多人,还俘虏了七十几位军校,送往石千贵行营,石千贵下令把这些军校全部斩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