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斌知道他们来者不善于是就主动出兵袭击他们,结果他们跑得太远了,一不小心反而被契烈方面的军队抢占了城门,造成出去袭击契烈的军队回不了城,这让沈斌很郁闷,因为除了派出去的那一支军队,城里面基本上没有什么防御力量了。
这个时候赵正寿蹦了出来,他不想和沈斌开战,他希望能够直接劝降沈斌,但是不管他怎么说,沈斌就是不松口,赵正寿反而被沈斌骂了个狗血淋头。
第二天,契烈大举攻城,沈斌站在城墙上扯断长弓,大喊为国捐躯,不愿和赵正寿这样的小人为伍,随后自杀。
此时的石千贵也亲临前线,可以说进行决战的时机基本上已经成熟了。在石千贵的命令下,天下藩镇的军队聚集到了定州,后来听说契烈主力前来,急忙又撤到了的泰州。
契烈军一路跟着,在这个过程中曾经和大郯交战,被大郯军队打退了十里,但是损失很小,郁久律忽必赉还是一直寻求决战,他希望能够毕其功于一役。
大郯一路后撤,最终还是被契烈大军包围,而且还不是包围了一层,而是反反复复包围了好几层,契烈方面的大军全部赶了过来,而大郯这一块也聚集了绝大多数的军队,一场决战就开始了。
战争一开始,契烈就想着围困死郯军,所以就把郯军的粮道也截了,只要是郯军被包围一天,那么他们就不能得到粮食补给。
屋漏偏逢连夜雨,当天傍晚大风就刮了起来,风大到可以刮断树木,把很粗壮的大树连根拔起,房子被刮倒,郯军连挖了几口井,都是刚刚出水结果就塌方了。
无奈之下,大郯的士兵们只好弄点泥水,用布沾拧绞出水来饮用,人和马都很渴,有时候不吃饭行,但是不喝水,谁也撑不住。
到了天亮,风刮得更厉害。郁久律忽必赉坐在特意为他制作的车子中,对他的部下说道:“郯军也就这样了,现在已经被咱们包围了,一定要把他们全部擒获,然后向南直取大梁!”说完,郁久律忽必赉就下令骑兵队他们进行骚扰,同时顺风放火,想要瓦解郯军的斗志。
而此时在郯军阵营也出现了分歧,一方面士兵们和大将们都想着赶紧趁着大风出兵,逃出去,就算是不能冲出包围圈能够杀几个契烈人也算不吃亏,要是还这么守下去,肯定是等不到援兵了,他们一定会被契烈困死的。
但是这个时候的大将杜千威却犹豫不决,他认为应该等风小一点再出去作战,但是李贞和张立泽还有符立卿这几个人却是坚决认为现在应该趁着风势打契烈一个措手不及,现在契烈正在帐篷里。根本想不到我们现在会突围。
于是在没有得到杜千威的许可的情况下李贞等人带着大军冲杀了出去,契烈军看着远处灰蒙蒙的风里一阵喊杀声,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再说心里也没有一个准备,结果一接触就被击败。
郁久律忽必赉听说郯军主力突围了,而且他们的防线已经被突破了,也吓得不轻,急忙坐着他的大车逃命了,但是大车虽然舒服,但是跑得慢,在路上见到了一只骆驼。骑着就往幽州方向跑。
据说郁久律忽必赉仓皇逃到了北方之后,对随行的大将们全部进行了惩罚,郁久律忽必赉本人也向郁久律尧骨请求惩罚,最终契烈各级将领之中除了赵正寿之外,都被惩罚。
石千贵在前线获胜之后,回到了都城大梁。此时大郯打赢了外地,内部的斗争却展开了。在石千贵御驾亲征之时,石千贵的宠臣户部侍郎冯珏由于厌恶中书令桑翰,就多次在石千贵面前诋毁他。
石千贵听了冯珏的话,想罢免桑翰的职务,好在随军的宰相李松极力谏阻,才让石千贵打消了罢免桑翰的想法。虽然石千贵最终没有罢免桑翰,但在不久之后,石千贵下旨任命冯珏为户部尚书、枢密使,用以分削桑翰的权柄。
与桑翰不对付的大臣,除了冯珏之外,还有一个叫李立韬的禁军将领。李立韬年少时侍奉石文瑭,是石文瑭的仆役。石文瑭从太原南下,留下李立韬侍奉石千贵,成为石千贵的心腹,从此就受到了石千贵的宠信。
李立韬为人性机敏,擅长多种技艺,还懂得一些旁门左道,很会讨石千贵的欢心。石千贵对李立韬很信赖,以至于大郯朝廷各种人事任免,李立韬也能够参与议论。
在石千贵得胜还朝之后,鉴于宰相和疑年老,下令免去和疑的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职,只保留尚书右仆射的官职来养老。宰相出缺,石千贵下令让冯珏来兼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并且下令朝事无论巨细全都交由冯珏全权处理。冯珏掌握权力之后,开始扶持自己的党羽,大肆**纳贿,在冯珏的府邸门口,每天都有来贿赂冯珏之人。
此时的石千贵认为天下太平,生活上更加骄横奢侈。各地进贡献上的奇珍异宝,统统归入内府,同时还下令要扩建宫室,对已有的宫殿要进行翻新。
眼见石千贵开始骄奢淫逸,桑翰上疏劝谏石千贵道:“过去陛下亲自率兵抗击北虏的进攻,战士受重伤的,也不过赏给数端布帛而已。现在艺人一说一笑合您的心意,就往往赏给十端布帛、上万钱币,还有锦袍、银带。这些若让那些战士看见,怎能不抱怨?他们会认为自己冒着刀锋剑刃,断筋折骨,竟不如人家一说一笑的功劳大。这样下去,军队就将瓦解,陛下还靠谁来保卫国家呢?”
石千贵对桑翰的上疏,不仅没有听从,反而对桑翰根据啊厌恶。石千贵年初,在石千贵的病情还未平复的时候,桑翰派女仆入宫向太后问安,并且询问石千睿近来读书的情况。石千贵听到这事情之后,告诉冯珏,冯珏于是诬陷桑翰有废石千贵、立石千睿的异志;石千贵听后便对桑翰产生怀疑。
桑翰上疏之后,冯珏、李立韬就连同大将李贞一起合谋排挤桑翰。李贞由于心里面对桑翰一直不满,就参与到了冯珏一伙人的行动之中。他们三人觉得赵玉为人软弱易于控制,他们共同荐举他取代桑翰,成为中书令。石千贵准了三个人的请求,罢免桑翰朝中的职务,让他作开封尹,随即任命赵玉为中书令,李松为枢密使兼侍中。桑翰从此以后以腿脚有病为借口,很少再入朝谒见,并谢绝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