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31、义勇军总司令朱庆澜为国歌最终定名
锦州华庭小区“朱家大院”里的人和事。
位高权重,后辞官办果园、创女校义学,对锦州贡献老大了
朱家大院的主人叫朱庆澜,字子桥,1874年生于山东济南,1893年,19岁的朱庆澜举家迁居锦州,进入清军巡防营开始军旅生涯,此后一路高升,参加过辛亥革命,1912年后任中华民国**府军事顾问,授陆军上将。此后历任广东省**、黑龙江省将军、国民政府**赈务委员会委员长等职。走南闯北多地,但家眷始终在锦州生活。
1922年,应孙中山推荐和张作霖邀请,朱庆澜重返东北,掌管黑、吉等多地军权,那也是跺一脚大地颤三颤的人物。可人家并没有借此作威作福,而是想尽办法收回松花江航行权及中东铁路百万亩土地的所有权,为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功不可没。评书大家单田芳播讲的《乱世枭雄》中有大量关于他的表述。
1925年,因不满张作霖发动直奉大战,朱庆澜“撂挑子不干了”,辞官回锦,以一介平民身份开始专注慈善。
锦州人都知道江浙实业家李善祥创办的生生果园,却鲜有人知道朱庆澜也创办过果园,就在生生果园附近,叫朱家果园。当时,李善祥、朱庆澜、汲金纯(单田芳《乱世枭雄》评书中的两大炮手,汲金纯阚朝喜)等多位进步士绅创办的近10家果园,共同抵制日本企图垄断锦州苹果业,并大有压倒日本苹果之势。在现在的南山苹果文化廉政文化景区,我们还可以看到朱庆澜当年创办朱家果园的事迹。
朱庆澜与开明绅士出资108万现大洋,52间房产,为创办女校做贡献。
朱庆澜还做了一件大善事——创办义学。当时,锦州的中学只有男校没有女校。为了让女生享受同样平等的上学全力,朱庆澜做出了巨大贡献。1928年,朱庆澜与一些开明士绅共同出资108万块现大洋存于银号,以利息作为学校经费。其夫人徐雅志跟多年积累起来的“太太帮”也募集到了一些奖金,李善祥又无偿提供了锦州江浙会馆的52间房产(原古塔区医院,现市儿童医院)。朱庆澜夫妇频繁出入书香门弟,聘任多名女老师任教。这样,钱、教室、师资全解决了,成德女子中学就这么成立了,曾留学日本的徐雅志任校长。学制三年,设10余门课程。既然称义学,学杂费、书本费、午餐费全免,几年间,培养女学生数百名。办学一直坚持到“九一八”事变后,为锦州的教育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九一八”事变后,年近六旬的朱庆澜为避日军,离开锦州,前往北平。至此,他已在锦州持续生活了38年。、
重新出山,边指挥战斗,边援助义勇军,为了抗日,他尽了最大努力
“九一八”事变后的1932年4月,朱庆澜在上海创建了东北义勇军后援会,5月改为辽吉黑民众后援会。同年11月,在**的支持下,辽吉黑民众后援会与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在北平合署办公,并联合组建了东北义勇军总司令部,由朱庆澜任总司令。
东北沦陷后,日军疯狂进攻热河(今承德)。朱庆澜一方面对东北抗日义勇军划分了新的军团建制,另一方面多次调集大批的武器和物资支援热河,会同**指挥部署义勇军和东北军的热河保卫战。在东北交通大学遗址公园抗日义勇军创建地展厅里,就有关于朱庆澜支援义勇军资金、物资和指挥义勇军作战的展板与东北抗日义勇军研究会的专家刘景毅设计的、目前国内唯一的东北抗日义勇军总司令部机构图表,这些资料都充分验证了朱庆澜将军所言所为皆非虚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