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31、锦州———抗日义勇军和国歌的发祥地
一
“抗日义勇军”的发祥地在辽宁锦州——年逾80的渤海大学政史系教授穆景,在翻阅大量资料,走访众多知情人后,历经20年时间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一说法得到了相关专家的认同。
为了证明“义勇军”的发祥地的确在锦州,穆教授列举了3个证据。
证据一:第一个《抗日义勇军编委方案》在锦州制定
根据资料记载,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在“九·一八”沈阳沦陷后,时任辽宁省警务处长兼沈阳市公安局长的黄显声,带部下到锦州。9月末他着手整顿各县的民团组织(联庄会),由政府提供枪械弹药,民间有枪支者也可向政府领取子弹。
这些民团和民间枪户,后来便成为各地义勇军的基础。
在中国**率先提出的抗日救国的感召下,黄显声决定组建义勇军,与东北军并肩作战。在取得**将军的同意后,以辽宁省警务处的名义,制定了《抗日义勇军编委方案》,对“义勇军”的组织原则、程序、奖励办法、经费来源等都做了切实可行的规定。
证据二:在锦州建立第一支义勇军
很多人都知道“义勇军”的故事,而辽西地区的“义勇军”也多达20路。
1931年10月下旬,在黑山县城的一个士绅会议上,公推曾任东北军黑山、新民、北镇、台安四县兵站处处长的王显廷组建“义勇军”。
“九·一八”后,王显廷发起成立“抗日义勇军”,经过决议,此路义勇军的番号为“辽西抗日救国义勇军第一路”,至此,中国第一支正式的“义勇军”在锦州成功建立。
证据三:义勇军从锦州发展壮大
第一支“义勇军”的建立,激发了辽西民众的爱国热情。随后,仅一个月的时间,在以锦州为中心区域的范围内,“义勇军”的人数达到10万人,共有20路。而在多次与日军的对抗中,也成功地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使日军想要占领锦州这个军事要地的想法,被迫延期。
“这个观点的提出是我个人的研究结论,虽然还没有人反对,我还是希望有感兴趣的人能够和我探讨一下。”穆教授说出了他的心愿。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在中国**武装抗日号召的影响下,**组建的锦州军政两署、由**地下党参与领导的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朱庆澜创建的辽吉黑民众后援会等抗日救亡组织进行了积极的工作,东北人民和部分东北军爱国将士自发的抗日热潮,汇聚成了东北民众武装抗日的滚滚洪流,辽西乃至全东北的抗日义勇军纷纷竖起了武装抗日的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