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继周不惧危险,敢于“碰硬”。他所率的义勇军主力就在距离沈阳不到百里的地带活动,多次出击日伪军。考虑到队伍成分复杂,耿继周提出了“专抗日,不扰民,救国爱民”的十字诀,并将十字诀用红线绣在黄布上,作为每名官兵的臂章佩戴。
1931年11月下旬,日军大举向辽西进犯。为阻止日军西进的脚步,耿继周决定攻打已经被日军占领的新民县城。12月15日,战斗打响,义勇军分四路向守敌展开激战,冲入城内与敌人巷战,此战虽然没能收复县城,但缴获了大量枪支和数千发子弹。12月30日,耿继周亲率义勇军在白旗堡(今新民市大红旗镇)歼灭日军多人,次日又偷袭了已被日军占领的白旗堡车站。1932年元旦这天,义勇军在白旗堡以南的莲花泡阻击日军,短兵相接,展开了义勇军抗战史上鲜有的近距离肉搏战,一时间刀光闪闪、杀声连天,激战三小时后,义勇军杀敌50余人。
1932年1月4日,耿继周率义勇军3个团约2000人,于晚7时三面夹攻新民县城,占领了日本**,打死日军官兵20多人,打开监狱放走百余名“犯人”,砸开日本大和旅馆、日商洋行,查收大量鸦片、吗啡和日货,打死汉奸治安中队长程文焕。凌晨2时,敌人增援,义勇军撤离县城。
耿继周等部义勇军频繁出击,多次打乱日军的军事部署,令日本侵略者坐立不安。恼羞成怒的日伪军于1932年1月中旬开始对辽西一带进行大规模“清剿”。耿继周率骑兵2000余人到新民北部与敌人周旋,先后在唐家窝堡、五台子、六家子等地打了几场伏击战,还夜袭巨流河日军驻地,和日伪军激战数十次。
在第四路军的战斗经历中,还有一次袭击大快车的传奇经历,是由高老梯、孙柱国、朱绍山(朱山字)等人组织进行的,记载于李连俊撰写的《抗日义勇军第四路军和司令耿继周》一文中:
1932年8月,他们得到日军官携带巨款将于旧历8月13日从沈阳北站乘快车送往锦州的情报后,派出十余义勇军,乔装旅客,尾随其后,同时登车跟踪,并选位置,看住日本军官和火车司机。火车开到白旗堡西绕阳河大桥时,事先埋伏在铁路两侧的义勇军突然向火车射击。司机看到桥头堆满石头,紧急刹车,藏在车厢里的义勇军一起动手,缴了日军武器,将装满钞票的几个大皮包扔下火车,人也随后下车。缴获的日军军款做了义勇军的军饷。
在日伪军的重重堵截下,耿继周率部开始长途游击作战,活动于辽西许多地方。1933年1月25日,耿继周在朝阳度过抗日以来第二个除夕之夜。他夜不能寐,赋《除夕感怀》一首:“……铁血头颅疆场碎,谁将只手挽狂澜?一息尚存决奋斗,岂容闻达与后援!”
这首诗表达了他要抗日到底的坚定决心,但后援不力,1933年5月初,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耿继周率部撤至丰宁,不久参加了冯玉祥发起组织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继续谋求抗日杀敌。1933年6月,耿继周被冯玉祥委任为抗日同盟军第三十五军中将军长。8月,随着冯玉祥被迫下野,耿继周部最终瓦解。1938年,原东北军将领何柱国出任第十战区副司令长官,他了解到抗日老将耿继周生活困窘,遂委任其为第十战区少将高参。1946年耿继周退役,自谋生计,靠卖画为生,后客死南方某地。
王润堂:仗义疏财襄助抗战
耿继周竖起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第四路军大旗的地方是白旗堡的义昌当铺,司令部就设在义昌当铺。义昌当铺的老板王润堂则被委任为抗日义勇军第四路军第一师师长,先后参加过攻打新民日本**和攻打沈阳大西边门日本**战斗。新民市政协整理过王润堂的主要事迹,刊登在《沈阳文史资料》第23辑中。
王润堂原名王锡富,**,新民县白旗堡(今大红旗)人,生于1879年3月。王润堂幼年读了5年书,后在家学皮匠手艺,开个皮铺,为东北军张作相包制军用马具,逐渐富裕起来,后在白旗堡开义昌当铺。王润堂善交往,济困扶危,好义勇为。1930年,柳河涨大水,灾民遍野,八家子屯40余户断炊。王开仓赈济,按人口每人送给一斗米。次年春荒,他又开粥锅供灾民充饥,持续60天之久。白旗堡以南63户饥民无不得食。从此,村民称颂他“急公好义,仗义疏财”。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会同爱国绿林金永年成立了自卫团。同年10月初,耿继周到白旗堡组织抗日义勇军,王积极参加,并以家资相助。司令部设在义昌当铺内。
1933年6月,王因坚持抗日,被日本宪兵队逮捕。王润堂在监房床下发现一颗道钉,便用来于夜里抠墙洞,白天用破毡子遮掩,经过五个夜晚的努力,终于抠通了墙洞。一天夜里停电,王润堂趁机逃回白旗堡。王润堂脱险后,在其亲属帮助下,又返回新民县城。在降日的绿林兄弟“撮合”下,王润堂虚与委蛇,当了日伪军第五团团长。他抗日之心未改,拉队伍开向朝阳,路过北票时被日本守备队缴械。1937年,王润堂去北平参加了一次有关抗日救国的会议。他回到白旗堡家中,不幸被日军抓获,在新民铁道北被杀害,终年5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