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36、东北抗日义勇军在方正县的战斗(3)
十二、日本侵略军中村支队进犯南天门
当自卫军倾师西向之际,其后方依兰、方正一带只有少量部队守卫,防备空虚。
接替日本侵略军第二师团驻防哈尔滨的日本侵略军第十师团乘虚而入。师团长广濑寿助中将率部从水路直捣由李杜、丁超坐镇的自卫军总指挥部驻地、后勤供应基地依兰城。同时,广濑派遣步兵第三十三旅团长中村馨少将率部作为中村支队夺取方正。4月26日晨5时,中村支队分乘7艘拖船和11艘来多船,在江边还有许多残冰的情况下,在哈尔滨启锚。28日下午4时,抵达黑河口码头。守卫该处的是自卫军赵维斌旅武步墀连。面对着遮盖江面的几十艘船舰上的侵略者,连长武步墀毫无惧色,他抱定与所守寸土共存亡的决心,率全连战士,乘两艘木船直迎敌舰,英勇阻击,以步枪对炮舰,展开了一场气壮山河的战斗。最后,自卫军船只中炮,全连官兵悉落江中,武连长头部受重伤仍高呼“中国万岁!”,百余官兵,全部壮烈殉国。战后,当地群众捞出尸体70余具,葬于江畔。当晚,日本侵略军第十联队第二中队登陆。29日天亮前,日本侵略军主力登陆,并向南天门街进犯。在离泊船场4公里处,遭到自卫军四百余人的迎头痛击。侵略者被迫退回到泊船场附近,守住港口,窥机进犯。
在依兰一带指挥战斗的广濑得悉中村支队受挫,又电令第二船团、第三船团分别于4月30日早从哈尔滨出发,增援南天门,归中村指挥。
由谷口元治郎大佐指挥的第二船团和由中村音吉大佐指挥的第三船团分别在5月1日下午8时与3日抵达黑河口。侵略者兵势大增。自卫军派一个团往救黑河口,在屯南构筑阵地。5日上午,日本侵略军以步兵五、六百名、炮10余门、机关枪20余挺向自卫军阵地攻击。自卫军猛烈还击,日本侵略军败退。当夜11时,自卫军派敢死队300名袭敌,与日本侵略军展开肉搏,毙敌七、八十名,中有高级军官1名。战至天明,日本侵略军倾全力反击,自卫军遂退。日本侵略军在泊船场站稳了脚跟,控制了南天门一带,同时强征民间车辆,做进一步南犯准备。
十三、日本侵略军再占方正县城
5月6日晨4时,中村率旅团司令部、第二船团全部,加配卫生班与输送监视队从泊船场出发,向会发恒进犯。由于沿途受到自卫军的阻击,至11时许才到达会发恒,然后向方正进犯。当侵略军到达蚂蜒河边时,自卫军官兵200余名正在河东进入狙击阵地,双方展开激战,当时河水深1米,宽三、四十米,桥梁已破坏。因为是隔河而战,日本侵略军的武器优势发挥了作用,他们以曲射炮轰击自卫军阵地。自卫军虽顽强抗击,终因实力相差过于悬殊而失利。晚7时许,日本侵略军步兵第十联队第二大队,步炮兵小队涉过蚂蜒河,占领了自卫军阵地。日本侵略军主力部队当晚在筛王屯附近宿营。
7日7时至9时30分,日本侵略军主力部队全部渡河。这时,日军从飞机上投下了广濑的来信,就中止向方正方向进犯、返回南天门集结事征求中村的意见。根据当时情况,中村决定继续东进。12时30分,日本侵略军到达自卫军设在县城西方的阻击阵地前沿。日本侵略军从南、西南、西三面对自卫军阵地实施半包围。双方接火。自卫军千余人凭借掩体进行抵抗。至下午3时50分,敌全线展开猛烈攻势。自卫军抗击至5时30分,人员、弹药皆不济,力不能支,向北退却。
日本侵略军以一部追击,一部在方正附近集结宿营。翌晨2时,日本侵略军追击部队返回宿营地。此次战斗,日本侵略军死1伤18,自卫军约300人为国捐躯。
1932年5月8日晨,日本侵略军步兵第十联队、野炮兵第十联队第八中队、卫生班进入方正县城。方正城再次沦陷,其余部队由中村率领返回南天门泊船场。
十四、日本侵略军侵占得莫利
东北抗日自卫军留守部队第二次撤离方正后,在得莫利设置了一处狙击阵地,以防日本侵略军继续东进。得莫利山在县城东10公里处,雄峙松花江南岸哈同公路北侧,可北控松花江,南扼哈同公路,系战略要冲。日本侵略军第十师团长广濑得悉自卫军的这一部署后,即于5月11日电令中村,留一部分部队与后到南天门泊船场的第四船团担任泊船场的守备任务,以主力部队向得莫利进攻。中村支队即兵分三路向得莫利杀来。第一路为右纵队,由步兵第十联队、野炮兵第十联队第八中队组成,12日早5时从方正城出发东犯,9时30分许,占领了得莫利西边高地。第二路为左纵队,由步兵第六十三联队、工兵第十大队第一中队、卫生班、输送监护队等组成,12日晨4时分乘三十多只船从黑河口码头出发,8时许在伊汉通登路,占领了伊汉通东侧小河,做好前进准备。第三路为江上炮兵队,有野炮两门,游弋江上做为火力支援。此外,伪军第一船团也归中村指挥,由水路参战。同时,日军飞行第七大队第三中队以南天门机场为基地,配合中村支队战斗。11时,中村接到自卫军撤退的情况,立即做出追击部署。右翼部队插向得莫利东南方向4公里处,切断自卫军退路,步兵第六十三联队第一大队,配山炮第一小队,向得莫利方向追击,其余部队均从江上向得莫利进犯。然而,至午后1时30分,日军才得知,自卫军主力仍严守阵地,并未撤退。于是,日军再次变更部署。以步兵第六十三联队为主攻部队,从曲线形高地西侧附近出发,实施攻击,以旅团司令部、步兵第十联队第二中队为预备队,在二吉利河附近登陆I野炮联队的主力在伊汉通登陆,赶赴第一线参战,右翼部队从东南方攻击自卫军侧面。下午3时许,双方接火。日军先以炮击,继而枪炮齐发,飞机也来助战。子弹雨点般落在自卫军阵地上,炮弹掀起的烟尘弥漫上空。担任狙击任务的是邢占清部约2700余人。面对着数量、装备都远胜于已的侵略者,他们毫不畏惧,凭借工事,居高临下,顽强抵抗,但终因实力悬殊,伤亡甚重。5时许,日本侵略军发起总攻。为避免更大损失,自卫军主力主动沿小河向东北方向撤退。阵地上担任掩护的700余名战士,继续狙击,牵制日本侵略军,一直战斗到夜暮降临,他们才撤出阵地。这次战斗,日本侵略军死5人伤12人;自卫军百余战士为国献身,损失山炮一门和其它许多武器弹药。战略要地得莫利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