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抗击日寇大血战 > 第一章 47、抗日烽火——盘山义勇军打响抗日第一枪(1)

第一章 47、抗日烽火——盘山义勇军打响抗日第一枪(1)

第一章47、抗日烽火——盘山义勇军打响抗日第一枪(1)

【摘要】“九.一八”事变后,不屈的盘山人民开始了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盘山抗日义勇军,以他们的智慧和勇气,迅速打响了武装抗日第一枪。

——盘山义勇军打响抗日第一枪

“九.一八”事变后,不屈的盘山人民开始了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盘山抗日义勇军,以他们的智慧和勇气,迅速打响了武装抗日第一枪。紧接着,这支队伍连续两次袭击日军,又率先取得了东北抗日的第一次重大胜利。他们的直面对打硬碰硬,境外占据追着打,送上门的全“包了”这样的战略战术,极大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壮大了抗日队伍的声威。在盘山抗日义勇军首当其冲的影响和带领下,东北各地的抗日武装力量闻风而动,发动群众,建立组织,与日军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一)首战田庄台、营口,打响武装抗日第一枪

东北军主政期间,盘山绿林出身的主要绺子及首领,活动地点主要在沙岭境内,张海天(号老北风)在沙岭北九台子,以富豪家族为中心;项青山(名项国学)在沙岭东,以后壕(1951年6月划为台安)认户家族为中心;盖中华(名盖凌香)在沙岭西三台子,以大户家族为中心。相距都在七、八华里之间,只有蔡宝山(名蔡金义)活动在驾掌寺(现在属大洼县),也是在家乡一带。

“九·一八”事变后,他们就即速联聚商讨,誓死不当亡国奴,组织“讨日扶民救国军”,由张海天、项青山为正副司令。“九·一八”事变仅过五天,即一九三一年九月二十三日,张海天。、项青山、蔡宝山、盖中华率400名救国军,从沙岭出发,攻打日军占领的田庄台和营口立科水源地,从此打响了东北武装抗日第一枪。

这次战斗打得十分激烈,日军占领的营口立科水源地、变电所(位于田庄台的河对岸,营口市水源镇的水源地场内西北角),铁丝网围墙,四角有碉堡,场内有狼狗,守卫森严。这边救国军从田庄台火车站打起,策应在河对岸救国军同时出击,迅速击毁了立科水源地和变电所的日军一切防御设施,共击毙日军20多人,使日军占领的三家子造纸厂和营口市区停水停电,陷入一片混乱。

事隔九天,即十月二日,由蔡宝山带领的救国军700多人在前,张海天、项青山断后,向占据牛庄(海城)日军,发起猛攻,火烧了日本的中马当铺,攻打海兴隆烧锅大院,打死伪五区区公所所长苏贵库、警士张喜贵、伪公安33中队炮兵关亚臣。他们对境外侵犯的日军追着去打,使日军心惊胆战。

(二)“边陲”小屯奇胜,活捉日军大佐、伪军司令

紧接着张海天、项青山、盖中华、蔡宝山率部在盘山沙岭三道沟(屯)再次智擒日伪军。一枪未放,一人没伤,活捉日本关东军大佐顾问仓岗繁太郎、伪军司令凌印清(曾在军阀吴佩孚手下任过少将顾问),并俘获二百多名日伪军,又率先取得了东北抗日的第一次重大胜利。从此,东北武装抗日的大幕徐徐拉开。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了辽宁大部分城市和交通要道,逐渐把魔爪伸向农村。为扩大侵略,实现他们所谓“日满亲善”“同存共荣”的阴谋,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极力在辽南出枪出钱,扶植大汉奸凌印清。在其老家高坨子招兵买马,成立伪“东北民众自卫军”,已拼凑了二百多人(近一个营),封凌为少将司令。并派出大佐顾问、特务等十二名日军监视协同。配以精良武器,于一九三一年底,由高坨子出发,西渡外辽河,进驻三道沟。高坨子距三道沟(屯)70多华里,又是相邻地带,又可以从这里伸向辽西,便于招降收缴各股武装力量。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