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51、日寇对义勇军的扫荡(2)
进攻辽南岫岩地区
敌以第2师团,独立守备队、于芷山伪军各一部进攻辽南的岫岩一带,企图击溃在该地的刘景文抗日部队。其部署是:第2师团集结于海城、盖子、瓦房店的南满铁路沿线;在沈安线草河口、通远堡、刘家河、鸡冠山、凤城的板津直纯中佐的独立守备第4大队,主要是加强戒备,防止抗日部队越过沈、安铁路以东;关东军飞行队侦察第10大队的第3中队位于大石桥机场。
12月13日第2师团开始进攻。19日占领了岫岩。22日刘景文率部围攻了岫岩的敌军。25日第2师团结束此次作战,由安东(丹东)撤回。以后独立守备队即单独在该地进行反复扫荡直至1933年1月中旬。
此次作战结束后,第2师团即奉调回国,由第6师团调来东北接替。该师团的编成情况为:
第6师团师团长坂本政右卫门中将
参谋长佐佐木吉良大佐
第11旅团旅团长松田国三少将
步兵第13联队联队长鹫津铅平大佐
步兵第47联队联队长常冈宽治大佐
第36旅团旅团长高田美明少将
步兵第23联队联队长志道保亮大佐
步兵第45联队联队长迎专八大佐
骑兵第6联队联队长神代菊雄中佐(1个骑兵中队)
野炮兵第6联队联队长城岛荣兴大佐(共两个大队,4个中队)
输送监视队队长高田弥彦大尉
(此时日军,依然处于简编状态。该师团每个步兵联队仅为两个大队、6个步兵中队、1个重机枪中队)
进攻黑龙江省的明水、拜泉、双阳镇、依安、拉哈地区
1932年7月底,日军的第14师团,骑兵第1旅团。因青纱帐已起,常遭各地抗日游击队的袭击,加之这两支敌军因连续作战,已极度疲劳,需要休整。武藤信义到职后,改变了以往的作战方法,要各部队作好准备,在冬季开始进行分区围剿。
由于敌军在夏季对马占山抗日部队的作战并未取得预期结果,而且在这次作战后,马占山及其部队在北满的声望大增,抗日民众纷纷参加马的部队或自行成立游击武装袭击日军。在此情况下,不少伪军起义抗日,有些基层伪组织也自行解体。因武藤已将骑兵第1旅团调至南满参加通化、桓仁作战,北满兵力减少。黑龙江省的抗日部队乘此机会在9、10月间连连出动,重点打击齐齐哈尔以北的拉哈至依安铁路沿线敌冈原宽大佐的第50联队,前后作战达20余天。从傍晚至拂晓,抗日部队发动进攻,日军则龟缩固守。天亮后,日军则组织数路兵力相互配合进行出击,傍晚前即返回据点,准备应付抗日部队的夜间进攻。如此往复进行了20多天。黑龙江省的抗日部队在夜间进攻时,主要是以朴炳珊少将的炮兵团作为火力骨干,日军则主要依靠驻哈尔滨的飞行第11大队进行昼间空中配合。此间第14师团长松木直亮因伪军连连起义使敌军后方兵力极为薄弱,曾连连要求增援。而武藤信义则要该师团继续防守,待通化、桓仁作战结束后才能将骑兵第1、骑兵第4旅团调往北满。
此时武藤的作战计划是:以第2师团守备辽南,第8师团守备辽西,第10师团守备哈尔滨及以东各地,以第14师团守备齐齐哈尔、绥化、海伦地区,以混成第38旅团守备牡丹江一带,以独立守备队守备南满铁路沿线并统一指挥伪军对驻地附近的抗日部队进行力所能及的围剿。混成第14旅团,骑兵第1、骑兵第4旅团和关东军飞行队作为机动力量,根据情况配属于主要作战方向上的师团。
当通化、桓仁战事已接近尾声时,武藤信义于10月27日决定,骑兵第1、骑兵第4旅团急速开向北满;关东军飞行队的轰炸第12大队、侦察第10大队的第3中队进驻齐齐哈尔机场,统归第14师团长指挥,以歼灭拜泉、明水等地的抗日部队。
第14师团围剿拜泉、明水地区抗日部队的作战计划为:
(一)师团主力,从齐齐哈尔至依安向东推进,攻向双阳镇、克山、拜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