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抗击日寇大血战 > 7、江桥抗战:抗日的第一声“怒吼” (2)

7、江桥抗战:抗日的第一声“怒吼” (2)

7、江桥抗战:抗日的第一声“怒吼”(2)

平原鏖战泣血撤防

11月7日,马占山主持召开了军事会议,研究下一步对敌战略并布置新的防线。他告诫部属:眼前部队所处的三间房车站虽是小站,但北距齐齐哈尔不足70里,南距嫩江江桥也仅60里之遥,这里将是保卫黑龙江省省会的重要防御阵地。日军要攻克齐齐哈尔必须先拿下三间房,这里将是下一阶段战斗的焦点所在。马占山重新布置了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在汤池、乌诺头、新立屯一带;第二道防线在英老坟、三间房、大兴屯、小兴屯、霍托气等地,这是东北军正面防御的主阵地;第三道防线在朱家坎、富拉尔基、昂昂溪、榆树屯等地。我军总兵力1。5万余人。

日军侵占江桥和大兴,只是占领黑龙江省的桥头堡,而占领黑龙江全省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所以,当其军事准备就绪后,又开始新的军事进攻。12日上午,日军步、骑兵500余人,向中国军队的前沿阵地前官地、后官地、张花园进攻,守军吴松林部奋起抗击。战至13时,阵地被日军占领,守军600余人撤向第一线阵地。

在接下来的13日至17日五天内,日军步步紧逼,关东军司令本庄繁连续下达增援命令,并派遣第二师团长多门中将一并指挥嫩江支队,赶赴前线。每天双方都爆发规模不等的拉锯战。东北军在兵力严重不足、武器装备极度落后又无险可守的情况下,用奋死拼搏的精神与敌人殊死搏斗。在悬殊的军力对比下,马占山所部署的各条防线均告沦陷。三间房阵地成为马占山部最后的防线。

18日晨,日军以步骑、炮、坦克和空军联合向中国守军阵地压来,发起了全面而猛烈的进攻。6时30分,日军飞机和炮兵先后向三间房一线阵地持续投弹轰炸,中国守军以近射程炮火还击,一时间炮声隆隆,大地震动。8时许,日军采取中间突破、两翼包抄的战术开始总攻。在守军的拼死抵抗下,日军进攻没有得逞。9时20分左右,日军指挥官多门中将调出预备队,又发动疯狂进攻。上午10时左右,东北军右翼部队虽浴血对抗,却难固守,便退至昂昂溪。10时30分,东北军左翼阵地也告失守,部队退至红旗营子、榆树屯一带。此时,日军步、骑兵在飞机、坦克配合下向三间房主阵地进攻。守军苑崇谷旅及张殿九旅顽强抗击。14时,日军第三十九混成旅团从三间房西侧三家子加入战斗,与正面进攻的长谷旅团对东北军阵地形成夹击。15时后,日军又增加飞机12架、坦克12辆、大炮30余门,以猛烈炮火将东北军战壕全部摧毁。这时的守军已激战一昼夜,由于补给跟不上,已是一天一夜米水未进,然而士兵们斗志不减,阵地前喊杀之声惊天动地。

在日军的强攻下,东北军各旅死伤各半,无力再战,遂撤至昂昂溪。中国军连续鏖战3日,伤亡3000余众,毙敌2000余人。在三间房战斗进行最激烈时,马占山虽致电各方增援,但是“吉林军观望不动,北平方面亦无一确切指示。自洮昂路战事发生,所用子弹均黑龙江省旧存,且多霉湿不堪用。一昼夜激战,已用去十分之九,士卒虽有斗志,其奈徒手不能应战何”。马占山在伤亡惨重、弹尽粮绝、乞援无望的情况下,于18时15分下令各部撤出阵地。大部队沿齐昂路向省城撤退,留骑兵于距省城18里的乌黑马设防。22时,日军又自红旗营子追踪而至。马占山遂下令省府迁往克山,由苑崇谷旅掩护撤退,并率卫队500余人及骑兵700余人扼守龙沙。

19日9时许,日军主力占领距离齐齐哈尔仅15里的榆树屯,以猛烈炮火向齐齐哈尔城内轰击。17时,日军5000余人侵占齐齐哈尔。马占山率部沿齐克路撤往克山、拜泉、海伦一带集结。震动国人、威震日军的江桥之战至此结束。

激励抗战国人共仰

江桥抗战失败后,马占山率部撤出齐齐哈尔,11月22日在海伦成立黑龙江省抗战政府,继续组织指挥全省军民抗日斗争。

江桥抗战失败以后,我军遗留下来2000多具战士的尸体。1932年春天,尸体腐烂,当地老百姓自发地把这些遗骨收在一起,在三间房西的树林里挖了一个环壕大坑,把尸体掩埋在那里。后人把它称为“环壕英烈墓”。

江桥一役,在敌强我弱,军需补充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马占山以“一旅之众,首赴国难”,“为国家保疆土,为民族争光荣”,带领官兵抗击入侵的敌人达半月之久,杀伤敌寇数千人,使敌人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很大代价,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并一举扫除了甚嚣尘上的投降主义阴霾。他所率领的爱国将士“拼命抵抗,不为所屈,碧血横流,再接再厉”,“誓死保卫国土,坚决抵抗到底”,书写了一段抗战史上最为悲壮的不朽篇章。

中华民族是不甘屈辱的民族,自日本侵略者踏上中国土地的那一天起,我们中华民族就一天没有停止过反抗。就在1931年的“九一八”当夜,部分爱国官兵就进行了勇敢的自卫抵抗。而江桥抗战在“九一八”以后日军迅速占领辽宁、吉林两省后,在人们感到希望即将破灭的情况下,它又点燃了人们的抗日怒火,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揭开了历时14年的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序幕。从此,白山黑水30万义勇军、抗日联军蜂拥而起,长城内外爆发了一系列的曾被视为“局部抗战”的大规模抵抗。

历史是不能忘却的。眼前的嫩江水缓缓东流,站在历史的遗迹前驻足沉思80年前那场血与火的洗礼,不禁想为那群生长在黑土地上的男儿们喝彩。沧海横流,方显男儿本色;民族危亡,甘洒热血在先!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