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次寻找马占山部队作战
松木直亮通过多方面侦察,以不大准确的情报判断,马占山部队已到达呼、海铁路以东并绕至日军兵力薄弱的后方绥化东北的庆安一带。于是他决定:以骑兵第1旅团,14师团一部于7月5日拂晓对庆安进行突然袭击。
骑兵第1旅团于7月3日从海伦向南出发,当到达绥棱时根据临时传来的情报,认为马占山的骑兵部队就在绥棱东南附近地区。随将旅团主力在绥棱集结待命,之后派出多路小分队进行侦察,结果均无所获。
第14师团一部,由海伦乘火车向南,7月2日到达绥化县的四方台,3日在德胜泉以西下车攻向庆安。14师团在绥化的一部,于7月3日出发。这两路敌军于7月4日下午2时未经战斗而进占了庆安城。
日军经数日的准备,这次又扑了空。
第4次寻找马占山部队作战
关东军对马占山部队的作战非常重视。6月22日之后,本庄繁即一直驻在哈尔滨亲自进行指挥。6月24日还飞抵绥化,会见了松木直亮,并指出:恢复黑龙江省治安的捷径是尽一切力量捕捉马占山。
按照本庄的分析,马占山的部队不会退入荒无人烟的大、小兴安岭,因大部队将难以生存。最大的可能是向南经巴彦、木兰,渡过松花江转移至张广才岭以北地区与吉林的抗日部队会合。如果这两支抗日部队会师,对关东军的今后作战将会带来更大困难。为此,他决定,阻止黑龙江省的抗日部队渡过松花江。7月4日,他又下达继续围堵抗日部队的命令,即:
(一)根据空军报告,马占山的部队约300人已于7月4日下午3时从庆安南约20公里的丁家桥一带南去,企图经巴彦、木兰撤退。
(二)海军派遣队应立即加强巴彦、木兰地区松花江上的警戒,并做好进行围堵的准备。
(三)第10师团应以临时重炮兵中队监视木兰、通河之间的江面。
(四)第10师团、海军派遣队,应下令禁止巴彦、木兰之间江上的一般航行,何时解除等待命令。
(五)关东军汽车队应派出1个中队在呼兰集结,归第14师团长指挥。
当时对情况的判断,关东军与第14师团,第14师团与骑兵第1旅团各不一样。
第14师团根据7月3日的情报,认为马占山的部队正在绥棱东南约30公里泥尔根河东岸的四合城屯、一撮毛一带向东北方向移动。
骑兵第1旅团则认为,马占山的部队已向庆安以东或以北地区撤走,并向其根据地黑河一带退避,估计此时已到达海伦以东或东南地区。为了不让其退至乌裕尔河以北,该旅团自行决定将部队由绥棱撤至海伦,并向以北、以东地区派出警戒。
第14师团根据自己的判断,认为抗日部队在绥棱以东,而关东军则判断在庆安以南。由于这两级指挥机关对情况判断不一,第14师团在执行作战任务时,既按关东军7月4日的命令执行,又按自己的判断调动部队。即以一部留驻庆安,师团所属骑兵以及黑龙江省伪军第1支队向以南的巴彦方向追击;师团其它部队返回海伦和绥化;骑兵第1旅团与黑龙江省伪军第2支队向绥棱东北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