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3、抗日名将,民族英雄马占山
马占山,1885年出生;吉林公主岭人,祖籍河北唐山人。1903年在哈拉巴喇山落草为寇,1905年接受清政府收编;1911年投靠奉军吴俊升部。1930年东北易帜后担任黑河警备司令。
1931年九一八事变,马占山任黑龙江代**兼军事总指挥;拒绝**不抵抗命令;率部在江桥血战日伪军三天,毙伤日伪军千余人;打响黑龙江抗敌第一枪。
江桥抗战胜利,获蒋介石电令嘉奖;并正式任命马占山为黑龙江省**;之后蒋暗中支援东北敌后抗日的国军及东北军,以牵制日本关东军快速南下。因日军调集重兵进攻,马占山部伤亡惨重;被迫撤至海伦。
战斗在白山黑水间的国军东北救国军战士
1932年2月,马占山为保存抗日力量,假投降日伪政府;将大批军需物资偷运至黑河,同时暗中派出代表与国联调查团麦考易见面;并提供日寇侵华证据。为国联李顿调查团报告书承认中国对东北的主权,否定伪“满洲国”的合法性;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年4月以检阅为名,率部抵达黑河;宣布起义抗日,并发布抗日缴文。联合李杜、丁超等抗日力量,组建东北救国抗日联军。成功击退日本关东军八次围剿,并多次反攻齐齐哈尔,哈尔滨等地;有力打击日寇。12月因孤立无援,在国民政府外交部的协调下;由满洲里退入苏联,在转道回到国内。
1933年马占山由欧洲回国抵达上海,三次晋见蒋介石请缨抗日;因当时长城抗战吃紧,全军又处于对日全面备战期;未获支持。1936年西安事变,赴西安调停;向**建议“国难关头,勿杀蒋介石”,并在**、杨虎城发表的《对时局宣言》上签名;为全国统一抗战作出重要贡献。
1937年被任命为东北挺进军司令,率部参加绥远保卫战。1945年因抗日功绩,获最高荣誉青天白日勋章。
1949年1月上旬,马占山与邓宝珊、傅作义3人经过多次商议,决定响应和平解放北平的号召,宣布起义。1950年11月29日,病逝于北京寓所,终年65岁。
【附录】抗日爱国将领马占山
马占山(1885—1950),字秀芳,著名抗日爱国将领。1885年11月30日生于吉林怀德县,祖籍河北省丰润县。陆军中将加上将衔,被世人称作“抗日英雄”、“中国的拿破仑”。1931年“九·一八”事变,马占山在齐齐哈尔就任黑龙江**代理**兼军事总指挥,率领爱国官兵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打响了抗日第一枪。
1911年,马占山投靠清军奉天后路巡防营统领吴俊升,任该部四营中哨哨长。1913年,吴部改为**骑战第二旅,马占山任三团二连连长。1918年,因其剿匪有功升任营长。1920年,又随吴俊升赴黑龙江省,升任骑兵团长,1925年升任东北陆军第十七师骑兵第五旅旅长,1928年被任命为黑龙江省陆军步兵第三旅旅长,同年冬改任黑龙江骑兵总指挥,1930年10月任黑龙江黑河警备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