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抗击日寇大血战 > 5、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李杜将军(2)

5、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李杜将军(2)

5、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李杜将军(2)

出任总司令

为扩大已建立的东北抗日联军的影响,争取国内各阶层的广泛同情和支持,鉴于李杜的抗日经历和威望,***及时向当局举荐李杜任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经国民党当局同意,李杜欣然受命,组建起抗联总指挥部。

为与东北抗联部队沟通,李杜派人在香港、天津设电台保持联系。他多次在报刊发表署名文章热情赞颂东北抗联的业绩,呼吁各界支持抗联。由于李杜的宣传,国内各阶层爱国人士积极捐款、捐物支持东北抗联抗日。一向口是心非的当局虽然在公开场合支持李杜,但是在背地里却施阴谋干扰破坏,使李杜不能很好地开展工作。一怒之下李杜决定再次返东北,直接指挥和领导东北的抗日斗争。他计划经乌鲁木齐去莫斯科转赴东北,却遭到**军阀盛世才的“谢绝”,回东北的愿望再次落空。

上海沦陷后,李杜迁居重庆。他以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名义在渝设总指挥部,任命**员于炳然为政治部主任,开展抗日宣传,发动民众。他设电台于香港、天津、重庆等地,随时把东北抗联杀敌的消息告诉关内民众。李杜不顾特务监视、盯梢,常同《新华日报》负责人往来,多次同***、**等会晤,虚心听取教诲。他在重庆的家,成为**负责人同**人士会晤的场所。

1936年7月至1939年5月,先后建立了东北抗联第一、二、三路军。从抗日大局出发,李杜把分散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各路抗日义勇军按东北抗联序列组建为第四、五路军,总计编列到第十四路军。这些抗日队伍在李杜领导下狠狠打击日本侵略者,使日军不能在东北为所欲为。

日本**者对李杜恨之入骨,多次派特务实施暗杀、追捕,迫害其家属。***对李杜的抗日行动也不容,1942年6月下令查封了李杜设在重庆的东北抗联总指挥部,取缔了李杜的工作,由戴笠派特务监视其行动。失去自由的李杜愤恨之余越发怀念东北父老兄弟,忧国忧民之心越发强烈、渴望有朝一日亲征沙场。赋诗“浩劫便依蜀,雄心在渡辽”、“匹马北征急,何惧道路遥”,表达心境。

在长期同人交往中对党有了认识的李杜,经党组织慎重考察和革命斗争实践的长期考验,由冯雪峰、董健吾介绍,加入了中国党。

劝张促合作

接受**革命主张,渴望国共联合抗日的李杜,非常理解既想抗日又怕***的**。十分担忧**举棋不定的李杜,总是不失时机地劝说**与党合作。一次,去南京开会的**特意飞上海看望李杜,向李杜详细询问东北抗战情况。在彻夜长谈中李杜敞开心扉,以充分的事例说明**是抗日救国的,阐述了**真心实意团结一切力量联合抗日的主张。李杜的劝说使**解除了对党的疑虑,郑重表示:愿在西北与红军联合抗日,提出由李杜负责“尽快找到党负责人进行联系”。十分高兴的李杜即向上海党组织汇报了**思想转变情况,请求党组织派代表同**直接谈判。

护送革命后代去苏联

李杜护送革命后代的使命圆满完成,但他潜回东北领导和指挥抗日却未能成功。他回到上海时,其家属子女及卫士等遭到国民党警方的迫害,辗转流漓,躲避隐匿四方。李杜为抗日救国,保护革命后代致自己的亲人在险境中度日,他顾全和服从革命大局、舍己为人的品德受到***的高度赞扬,党内外人士的佩服和敬重。

余生献人民

抗日战争胜利后,***拟派一些义勇军将领和东北籍人士回东北抢占胜利果实。可是又对他们不放心,责令拟派人员“必须公开发表反苏、**声明,否则一律不给官做、不准还乡。”时年65岁的李杜阔别家乡13年了,虽日夜期盼还乡,但他忠于共产主义事业,拒绝发表声明,毅然放弃做官、返乡机遇。他赋诗言志:“竹梅育精神,松柏知劲节。我怀全夙心,岂为一官折!”因此,一直被羁留重庆。抗日功绩显赫的将军,不但未得任何“封赏”,而且被强迫退出军界,断了生活来源。他甘守清贫,不趋炎附势作追逐功名利禄的俗子。常以松、竹、梅之品格自勉,借物写诗抒怀:“寒来暑往繁华事,独有梅竹晚节香”,“宁做乱离阶下囚,不为功名客中人!”

处困境的李杜争取到爱国人士支持,参加重庆红十字会,开办学校、医院,收容孤老和儿童,从事社会救济事业。他住所附近的居民谁家有难事急事,他总是要凑上去热心地帮这帮那。

1946年4月,吉林省召开首届参议会,经****周保中提议,与会代表一致推选缺席的李杜为省参议会议长。因内战阻隔,李杜未能就任。1947年7月,李杜参加李济深、蔡廷锴、何香凝等**人士组织的反战活动,不畏艰险在国统区坚持斗争,置身于**事业中。

重庆解放了,兴奋不已、老泪纵横的李杜加入到欢迎解放军入城的人流中。沉浸在幸福里的李杜致电***:“欢迎中国人民的新生!”

全国解放后,许多党政军领导人登门拜访探望李杜,邀他北京定居。他不躺在功劳簿上坐享其福,尽力而为地为党和人民工作。支持亲属参加抗美援朝,教导在东北的儿子“安分守纪”为人民工作,不许提父亲的名字向政府要待遇。

他致力抗日的功绩得到党和人民的肯定,被推为全国政协委员、政协重庆市委**等。

1956年8月22日,为中华民族解放和进步奋斗一生的李杜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逝世,享年76岁。《重庆日报》头版刊出李杜逝世消息,***获悉送了花圈,表达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对一位党员、革命老将军的悼念。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