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抗击日寇大血战 > 5、冯占海举旗抗日与围攻吉林城(1)

5、冯占海举旗抗日与围攻吉林城(1)

5、冯占海举旗抗日与围攻吉林城(1)

918事变后,时任吉林副司令长官公署卫队团团长的冯占海,愤于熙洽卖国,誓师抗日。

冯占海在《日军侵占长春、吉林经过》中回忆了熙洽出卖吉林和冯举起义旗的情况:

长春既陷,吉林省垣由于熙洽叛国降日,被日军不战而得。

熙洽是清朝皇族的近支(爱新觉罗氏),又曾留学日本士官学校,与日军师团长多门二郎有师生关系(多门曾任土官学校教官),素有亲日倾向,更暗藏恢复清朝统治思想,妄想借日寇力量,恢复清朝政权,所以在日寇侵占长春后的翌日(9月20日),熙洽即派张燕卿(副司令长官公署秘书)携密函赴长春面见多门,表示甘心卖国投降。他得到多门的暗许后,即着手布置出卖吉林的叛国阴谋。

在熙洽未迎接日军到吉以前,省城原有驻军为第二十五旅旅长张作舟所辖步兵二十二团(团长刘宝麟)、三十三团(团长夏鸿谋),副司令长宫公署卫队团团长冯占海所辖步兵三个营,骑兵一营,炮兵一营,迫击炮、重机枪、通信等各一连。9月20日下午,熙洽以副司令长官名义发出命令,略谓为了避免冲突,保存实力,中日事件由外交解决,各部队长应严约所部不得擅自抗击,致使事件扩大,着驻省城各部队即时一律开出城外数千里待命。当时各部队因不明真相,二十五旅全部遵命向乌拉街方面,卫队团全部遵令向永吉县官马山地区,分别退走待命。

先是,9月19日,熙洽以副司令长官公署名义转下电文,略谓:“未喻:日军侵占东北,我军应万分容忍,幸勿端自我开,中日事件由外交解决”等语,但此一电报并未写明来历。当日下午,熙洽来电话约我面谈,见面时熙洽说:“日军因中村大尉事件和柳条沟事件,已占领沈阳市,同时于19日晨日军又因长春万宝山事件,已占领长春。你应率部队整装待命。“

我当时即向熙洽建议说,“应当命令驻长春、吉林各部队向日寇反击。”熙说:“我奉电令避免冲突,中日事件由外交解决。“我问熙:“此系奉到何人电令?”熙说:“此电发电人不准传达姓名,此时不便告知,日后你会知道。你不需派兵出去迎击。“

20日下午,熙又来电话约我见面,见面时,熙问我:“你接到退出城外命令了吗?”我答:“接到了。”熙又问:“驻省城部队应迅速撤出城外待命。”我问熙:“日军未到,因何将部队撤出省城?”熙说:“我准备跟日本军交涉,和平解决吉林事件。”我又问:“如要和平交涉,为何不到长春去交涉?”熙答:“派不出合适的人去。”熙又说:“我拟约多门师团长带少数军队到吉林来谈判。”我问熙:“如果日军到吉林谈判后不撤兵,怎么办?”熙说:“日本人不会不守信用。”我激愤地说:“日寇侵占我国土,我们可以命令部队抵抗、打他。”熙急忙说:“年青人光凭血气,太不量力,不用说东北军队,就是全国军队也难以打垮日本。在中国历史上,凡是来了外患,都是在战争中打亡国的,没有谈判亡国的。少数军队妄自发生冲突,是以卵击石,徒使事件扩大。现所有军队应即本着命令撤出城外数十里待命。”熙当时又说:“你给我留下二个连暂时负保卫两署警卫之责,并将徐文田营长留下(因徐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我即同意将徐文田营长带领第三连连长刘济宾、第四连连长林甲春留于省城。熙又说:“你这就将徐营长找来,当面命令他暂时在省城直接听我指挥。”当时我就将徐文田营长找来,嘱他听熙的直接指挥,而后我就率全队撤出省城。临走时,我问熙:“万一谈判不成,应怎么办?”我问到此处,熙装着十分痛心样于说:“万一谈判不成,我单人找你,领你们一起抗日。我个人为了国家,生死存亡已置之度外。”

我当时受了熙逆蒙蔽,即率队退出城外。

当日寇进占吉林以前,我省一些工人、学生和爱国群众,激于义愤,张贴标语,高呼口号,宣传反对日寇侵略我东北,要求军队起来抵抗日本,保卫国土,并表示愿作后盾。因当时熙逆投敌真相未露,所以群众尚未能提出打倒熙逆等卖国贼的口号。

9月21日,熙洽召集省城各厅、处、科主要负责人开会,声称不日约多门师团长到吉林市,和平交涉吉省的中日事件。当时省府委员诚允说:“约日军到吉林市交涉,那是引狼入室,非常危险。”熙洽坚不同意,诚允即时退出会场,前往哈尔滨。省府秘书长潘鹗年也不用意约日军到吉林,熙洽亦置之不理。潘是当时的抗日派人物,吉林伪组织成立后,他曾送熙**两盆,并写诗两首,讽劝其不要变节,熙颇为不满。潘后不辞而别,离吉去哈。此外尚有实业厅长马德恩等亦不同意日军到吉市,劝熙洽多加思考。此时只有建设厅长孙其昌,吉海铁路总办李铭书、前第十五师参谋长郭恩林等10余名亲日派附和熙洽“日军打不得,和平交涉为上策”的谬论。

9月22日晨,熙洽找徐文田营长面谈。熙说:“你带的这二连兵,即时撤出城外,归回原团建制”,并说:“你见到冯团长时,告诉他省城安静,经过与日领事交涉,可望找到和平解决吉林事件的途径。”

徐文田于9月23日晨,率兵二连返回官马山防吔。徐与我见面时告诉我说:“熙洽这两天与日领事会见频繁,会后面带喜色,他在最后二次会晤日领事时,不用翻译,用日语密谈,态度很不正常。他每逢会见领事时,告诉我在客厅周围派兵警卫,严禁外人往来行走。9月21日熙洽会见日领事时,我在客厅门外窃听,听到日领事问熙洽:‘省城内怎么还留武装部队和警察?’熙回答说:‘省城只有二连,暂时警卫两署,武装警察也只是少数,大部分已撤出城外。’并说:‘这些部队我准备在多门师团长到吉市前夕,命令他们撤出城外。’日领事问:‘吉省所有部队能听从你的命令吗?’熙答:‘多数还能听我的命令。现有两署机构必须撤销改组,重立新机构。’日领事回答说:‘象这样事情,等候多门师团长会面时再行商谈确定。’”后徐对我说:“看熙洽的举动行为,很可疑。”我当即打电话到省府讯问情况,得悉日军在2小时内就要来到吉林市。

到了9月23日下午,熙洽竟派副司令长官公署秘书张燕卿、军官教练处总办齐知政等,陪同日寇多门师团长所带天野旅团部队进入吉林,接着就分别占据省垣重要机关,并掠夺官银号大批库银和军械厂原存大批枪弹。

当晚,熙与多门会面后,即接受多门指示,将旧**、司令长官公署一律撤销,成立伪组织。第二天熙洽即又召集省议会、商务会和各厅负责人开会,当场宣称已经与日军交涉妥协,为了免去战祸,将原有军政两署撤销,合并成立一个“吉林长官公署”,胡说这是权宜之计,将来中日事件和平解决后,仍请“帅座”(指张作相)回任,请大家推举长官人选。到会人员中,亲日派孙其昌10余人高声拥熙任长官。当时虽然有些人心中不满,因恐遭不测,亦不得不表示赞成。至此,熙洽就出任了伪吉林**官,并将原省府改为一厅制,即民政厅,任李铭书为伪厅长;原有司令长官公署各处取消,改为军令厅,任郭恩霖为伪军令厅厅长。

熙洽于9月25日又召集各法团及厅长以上人员开会,宣布就伪长官职,并宣布旧有法令不合新政府要求,以后一切听从新政府命令。会后熙洽即发出通电,大意谓:为了吉省安宁,免遭战祸,经各界推为吉**官,即将旧有军政两署撤销,所有各部队长、各县长、各公安局长、保安总队长,应继续维持治安,不得擅离职守。电到之日,应各自权衡,共济时艰,何去何从,应表明态度,等语。

此电发出后,凡迟迟未表示态度者,均被撤职。如驻哈市二十六旅旅长邢占清被撤后,任宋宇之为伪旅长。二十八旅旅长丁超被撤后,任白文清为伪旅长。吉林省警务处长王之佑被撤后,任赵汝梅为伪警务处长。直到李杜率各部抗日军到哈市后,邢、王,丁三人始行复职,邢参加抗日,丁、王二人,一度参加抗日自卫军,后亦投敌。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