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抗击日寇大血战 > 7、冯占海举旗抗日与围攻吉林城(3)

7、冯占海举旗抗日与围攻吉林城(3)

抗战胜利,先父异常兴奋,当年率部抗日就是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先父与家人商议,决定先单身回北平,再去阔别多年的东北看望家乡父老,同时料理一下被日伪当局没收的财产,待安顿妥当之后,再回昆明接家眷。

先父在北平停留一段时间后,于1946年初抵达沈阳。当时东北行辕主任熊式辉对先父说:“委员长派你出任吉林地区保安司令,负责收编吉林地区的军队。”先父婉言谢绝了。

不久,先父即返回北平作短暂停留,拟去昆明接家眷,停留期间,先父曾对我的舅父讲:“老蒋给了我一个吉林保安司令,想利用我去打内战,我拒绝了。让我打**,我不干,我与**没有仇恨,我的枪口从来就没有对过**。**是真心为国为民的,一定能成事;国民党**透顶,支撑不了多久,迟早要垮台。”又说,“熊式辉给了我一个东北行辕中将参议,他爱给啥就给啥,我不理睬他。”是年秋冬,先父将全家接到北平定居,继续经营商业和手工业,直到北平解放,此间未做任何官方之事。

听家母讲,北平和平解放前夕,当时北平的一个国民党空军高级官员,曾动员先父离开北平去台湾,先父谢绝了。

冯占海将军撰写的《忠魂公墓碑记》全文:

“忠魂公墓”者,我军阵亡将士托灵之所也。乌乎!已死之人,躯壳全消,其灵魂犹在乎?是理也,除宗教家与哲学家以惟我观确言其真有外,世人殆无能证明之者。然则我忠勇将士之灵魂果与其躯壳而同归澌灭乎?日:“是必不然”。孟子之言浩气日:“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夫所谓浩气者,非可状之于形貌也。盖志士仁人,基于其心所守而行吾所安,羡之以荣禄而志不移,投之于艰危而节愈见。至于遭逢丧乱,国破家残,颠沛厄穷,誓图规复,明知事不可为,而粉骨碎身,甘之若饴,迈住直前,不容假借,是气也,真可与天地比寿,日月争光矣。是故矿观往古,为竞国家之荣誉、民族之生存,而捐躯无悔者,史不绝书,其人其事,可泣可歌,虽敌国仇仇,亦莫不钦重怀思,千秋万世,流誉靡穷。是知浩气之所养,极之可以除国界,泯生死,凡有人类,有历史,则必能周治于无限,引感靡既。乌乎!有效如此,即信灵魂之真在,谁曰不宜!

我军溯民国二十年起,计阵亡将官李文光、杨树藩,校官李德山、封树德、王乃伦,武步墀、张振山、孙绍先、孙鼎忱、刘凤桐、周凯旋、邓喜泰,尉官王星台、费志福,肖之江、高字安、杨时雨、夏雨时、王泰、张云、孟祥玉等五百三十员;士兵千五百三十八名。牺牲不可谓不烈。共事迹将来能否昭于简策,固不敢知,惟其含辛茹苦、赴死如归之精神,诚可以上见古人,下兴来者,而告无愧。预知世界上文明之民族,必当深抱同情而永予赞许。然则我忠勇将士之躯壳虽死,而其不灭之灵魂,必将与人类历史相为始终也可断言矣。

占海心伤逝者,久而愈深,亟思抚慰幽灵,以抒内疚。爰择茔地一区高邑县城南之花园,地约三、四亩,四周老树成荫,东北则溪流回抱,就其中建公墓一座,广袤约二丈,举阵亡将士之姓名而葬之,并迁瘗病殁官兵之三十具于其旁,兔致湮佚。周起砖垣,高约五尺,南向辟一门,两侧刻石为识,右日:“忠魂公墓”,左日:“烈士佳城”,两书之者,称其仪式耳。墓道树丰碑一,厓述“灵魂不灭”之理于其上,庶期来日仁者过此,知此中为忠魂之所托,善加获茸,无任颓毁,则死生袍泽,具深感幸焉!

陆军中将陆军第六十三军军长冯占海敬上

中校秘书锺隽荣谨撰并书

中华民国廿四年(1935)九月

解放后冯占海迁居长春。姜承著《冯占海举旗抗日》记载: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2月,冯占海迁居长春,相继被选为吉林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吉林省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和吉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

1955年3月,*****亲笔签署委任状,任命冯占海为吉林省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1958年7月,冯占海被选为吉林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省人民委员会委员。同年10月,又被选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吉林**员会副主任委员。1963年9月14日,冯占海病逝于长春。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