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抗击日寇大血战 > 朱庆澜 2、朱庆澜将军为《义勇军进行曲》命名

朱庆澜 2、朱庆澜将军为《义勇军进行曲》命名

2、朱庆澜朱庆澜将军为《义勇军进行曲》命名

《义勇军进行曲》随着《风云儿女》电影迅速唱遍神州大地,不仅鼓舞了东北义勇军的士气,更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斗志。1935年聂耳为《风云儿女》电影谱写的主题曲只有“进行曲”三个字,后来怎么改名了呢?《风云儿女》影片幕后还有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我们从认识朱庆澜开始说起。

朱庆澜,字子桥,故又被尊称为朱子桥将军,祖籍是浙江绍兴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3月10日生于山东济南府历城。后来进入清军巡防营从军。因剿匪战功卓著,此后逐步晋升。

他同情和支持辛亥革命,1912年辛亥革命胜利后任袁世凯**府高级军事顾问,授陆军中将,1914年授陆军上将。黑龙江都督加镇右安将军衔。

1917年,朱庆澜不满北洋军阀政府所为,于是被外任广东省**,这是一个关键的年份。正是在广东**任上,朱将军迎接孙中山先生赴粤考察,凝聚广大护法人士,使广东省成为“护法运动”的根据地。

1917年6月,孙中山先生发出了护法通电,反对段祺瑞政府企图废除辛亥革命形成的宪法的倒行逆施时,朱将军立即响应,致电孙中山先生来粤主持护法大计;率众迎接中山先生到达广州,并召开了万人大会欢迎;正是在广州,国会召开了非常会议,成立了以中山先生为首的军政府,提出了维护宪法的主张。在维护宪法的关键时刻,朱将军有远见地提出了:广东省警卫军可以改编为护法部队的建议。后来,警卫军6000余人改编为海军陆战队,成为护法及北伐的重要力量。对于朱将军的建议,孙中山先生曾讲过一句话,他说:“朱子桥有远见,热情支持我们的革命事业,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朋友”。

1931年“九·一八”事变第二天,朱庆澜在上海代表全国灾民发出全国通电。致电***、**、汪精卫等国民政府要员,呼吁立即停止内战,摒弃政见,发动全国共同抗日。这是“九一八”后发出的全国第一份个人通电。于此同时,**满洲**也发布了抗日宣言。三天后,中华苏维埃革命政权发表了《为满洲事件宣言》。此时,朱庆澜会同东北军将领高文斌、冯安国等人,途经锦州到清河门时,他约见了自己的老部下,原东北军将领王显廷。朱庆澜决定由他援助部分枪支弹药等装备、物资,由王显廷任司令,冯安国任副司令组建了辽西抗日义勇军第一路军。这些奋勇抗日的队伍,为抗战立下了不朽的战功。

1932年1月,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19路军奋勇抵抗,但处于孤军奋战,难以得到援助。正在上海主持长江中下游救助难民工作的朱庆澜,投入到支援19路军抗战运动中。他领衔向国民政府发出“质问电”,但没有回复;面对日军战火下流离失所的上海民众,他联系济生会、红十字会等慈善团体,建立难民收容所收容难民;19路军负伤流血的官兵得不到及时救治,朱庆澜发起组建伤兵医院,选定法租界东华中学旧址为医院场所,进行救治。在朱庆澜等人感召下,上海各界纷纷起来支援19路军抗日,其中佛教协会依朱庆澜提议做出决定,所有上海寺院全力收容难民,并筹集款项源源不断送往抗战前线。

“九·一八”国难后,海内外华侨苦于没有途径将所捐钱物送至灾民手中,纷纷致电上海各团体。1931年10月,蔡廷锴、蒋光鼐和黄炎培的女婿许克诚发起和注册成立了“东北难民救济协会”,因朱庆澜在国民政府和华侨中享有一定声望,故被公推为理事长,蔡廷锴将军任主任委员,黄炎培的女婿许克诚任总干事。“东北难民救济协会”在朱庆澜的推动下,联络南方和侨界商贾名流,汇集捐款、筹集资金,解决难民问题。

淞沪抗战时,救济会曾建议**组建义勇军总司令部,并提议朱庆澜出任总司令,军政各界亦感此职非朱将军莫属。朱庆澜在上海召集各届爱国人士集会,酝酿组织东北义勇军、购买武器援助东北义勇军、求得人才支援东北义勇军的问题,并妥善解决了东北军内部出现的内讧问题。

伪满洲国的成立,使国民党“和平”解决东北问题的幻想彻底破灭,为全面推动东北人民抗日斗争,朱庆澜与东北军将领协商成立一个专门指导各义勇军抗战支援机构。1932年4月,“东北义勇军后援会”成立,朱庆澜任会长,该会大纲中规定:无论各种武装力量,只要一心抗日,均可获得该会支援(该会后来易名为“辽吉黑热民众后援会”)。为了保护后援会核心成员的安全和避免公开的原则,以“辽吉黑热民众后援会”的公开的名义向南京政府报备。直到1932年的夏季,朱庆澜公开抗日后援会领导人和东北义勇军总司令身份。1932年10月13日的上海《申报》报道:“东北民众救国会组织之部队现归朱庆澜统率。”

东北抗日义勇军总司令部设置了各个职能部门,同时,在上海、北平、天津、承德等地设立办事处。甚至远在广东都设立了东北义勇军总司令部驻粤办事处。对原来东北民众救国会任命的义勇军部队,重新划分为若干军团,实施新的番号。加强统一指挥,增加供给。将全国人民、海外侨胞捐助的武器弹药和资金、物资送到东北抗日前线。并对阵亡的义勇军官兵给予抚恤,为“七·七”事变前的义勇军抗日斗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