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抗击日寇大血战 > 4、张永兴的抗战事迹(2)

4、张永兴的抗战事迹(2)

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不仅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也严重威胁了苏联远东地区的安全。

一战后日本曾参加协约国对苏联的武装干涉,一度占领了**等部分苏联远东地区;1936年德日签订《**产国际协定》,第二次世界大战欧亚两大策源地勾结起来,对苏联形成了两线夹击之势。为进一步掌握关东军军力部署和军事动向,共产国际加紧了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情报搜集工作。

1934年起,齐齐哈尔上空发往共产国际的电波如同徘徊在东北大地的“幽灵”,让关东军宪兵司令部(东条英机曾任司令)胆战心惊。

这些电波究竟是谁冒险发往共产国际的呢?他们又是怎样在关东军严密控制的东三省进行情报收集的呢?就请各位朋友跟随笔者走进历史,解读“满洲佐尔格”(佐尔格是二战时期苏联著名间谍)张永兴和他领导的共产国际齐齐哈尔“**夫”情报组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

文韬武略,坚持抗日:张永兴的革命生涯

九一八事变以来,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残酷统治,英勇的中国人民不畏残暴奋起反抗。

1931年11月,爱国将领、国民政府黑龙江省**马占山率部在黑龙江省江桥地区抗击日本关东军侵犯,迟滞了敌人对黑龙江省的侵占,终因寡不敌众缺乏支援被迫撤退。

东北各地的义勇军等爱国军人和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的抗日武装给予了日本侵略者沉重打击。1932年起中国**领导下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相继成立并逐步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开辟了从南满到北满的三大游击区,积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牵制了近40万日伪军兵力,有力配合了全国抗日战争。

与此同时,一些有勇有谋的中国人积极投身共产国际和**满洲**领导下的地下斗争和情报工作,采取各种方式收集传递日伪情报,为东北抗日联军和苏联红军的军事行动提供情报支持。后来被誉为“满洲佐尔格”的张永兴及其领导的“**夫”情报组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张永兴,1896年出生于辽宁省宽甸县一个闯关东的铜匠家庭。19岁那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天津南开中学,在学习期间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启蒙。

1919年张永兴携妻女迁居安东(今丹东)。凭借个人的努力,1924年起他担任天津《大公报》安东分馆经理,后来开始接触**,并积极组织参加反日爱国群众运动。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张永兴投身于东北民众抗日军队中,并于1932年加入中国**,次年在**满洲**的领导下开始从事对日情报收集工作。

1933年8月,张永兴与闻汉章受上级组织派遣前往苏联远东地区情报部进行特工培训。1934年学成归国两人被派往齐齐哈尔,秘密组建共产国际驻当地的情报站,开始了短暂而辉煌的反法西斯情报工作生涯。

张永兴归国后,化名“张惠民”,首先以经商为名盘下了谷川洋行,后将全家从北平搬来齐齐哈尔,安顿好家人和情报组骨干后,他潜返回苏联远东地区,通过巧妙伪装将电台带回齐齐哈尔并布置在家中。

张永兴以齐齐哈尔为基地成立了“**夫”情报组,任情报组党支部**,闻汉章、许志岚任委员。该情报组短期内就发展到30多人,活动范围涵盖了从海拉尔到泰来、洮南、白城子等北满广大区域,并在瑷珲县三道沟设立了往返苏联的秘密交通站。

1935年,张永兴胞弟张克兴从苏联学习情报技术学成归来,在张永兴领导下从事情报站收发报工作。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获取关东军“东方马奇诺防线”情报

日本关东军侵占了中国东北以后,以苏联为假想敌的“北进战略”一时甚嚣尘上。1932年,关东军拟定了《对苏攻势作战计划》,在东自吉林省龙春,西至海拉尔和阿尔山的长达5000公里的中苏边境地带修筑了约1700公里的要塞群,作为进攻苏联的桥头堡和防御苏联进攻的永久性工事。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