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抗击日寇大血战 > 3、满族抗日义勇军将领赵侗(3)

3、满族抗日义勇军将领赵侗(3)

3、满族抗日义勇军将领赵侗(3)

血战数百,毙敌无数

尤其是苗可秀牺牲以后,**谋长赵伟亦战斗牺牲,熟悉北平各界支援抗战爱国人士的仅有赵侗一人,于是各部铁血军将领商讨对策,决定由赵侗赴北平,利用师生、校友、同志之情谊,求援军火、药品、人员的资助,并决定由白君实代理铁血军总司令和少年团总裁,领导部队以游击方式,避实攻虚,与日军抗争。其后日伪报纸记载的少年铁血军的战役有:1936年6月末,第二、三陆军指挥赵庆吉、白君实率领第六、七、八、十一、十二、十三大队,半夜暗袭鸡冠山,完全占领街市,敌军只坚守炮台与车站,激战四小时,我军乃向西撤退,敌人伤亡久保等日军27名,我军得获手枪步枪18支,子弹2000粒。7月,第一、三路军指挥阎生堂、白君实率领第一、二、三、四、十一、十二、十三大队,夜袭沙里寨之敌军,激战4小时,敌人完全溃败,野口等日军20余名伤亡,我军得获子弹4000粒,步枪20支,炮弹4箱。8月,第一、二、三路军指挥阎生堂、赵庆吉、白君实、率领第一、二、三、四、六、七、八、九、十一、十二大队,乘拂晓将龙王庙街市占领,缴获手步枪40余支,子弹3000粒。9月,第二、三、四路指挥赵庆吉、白君实、曹国士率领第六、七、八、十一、十二、十三、十六、**队,乘黑夜将安奉路的长山咀子铁路破坏,突袭晚11时的北上日军车,相战两小时,我军共缴获步枪23支,日军向凤城,鸡冠山逃去。少年铁血军成军以来,转战辽南20余县,历经大小300余战,杀敌4000余,俘日伪军警2000余名,缴获步枪3000余支,机关枪10余架,子弹数十万发,保存民枪5000余只,轻重机关枪50余架,迫击炮郑弹筒10个,以及缴获其它诸多军用品。

移师关内,策动全民

1936年6月底,赵侗到北平后,多方奔走,与沈鸿烈市长、黄杰师长等研究数次,利用大帆船运送军需,由山东半岛一夜渡过黄海至辽南之海岸,由少年铁血军护送登岸。并夜以继日书写《东北义勇军》,悲愤陈述家乡所历所见,同胞流血,志士捐躯,以求得到东北在关内同仁的广泛支援。同时发表《反内战宣言》,以铁血军全体指战员名义通告全国,激昂呼吁:停止党派斗争,团结统一抗日战线,收复东北失地,支援东北抗日义勇军。首次提出游击战理论,从而成为无党派将领宣言联合抗战第一人。

但是,由于日寇开始进犯热河,逼向北平,封锁进入东北水陆交通,加之当时全民抗战尚未开始,筹集军火的计划多次受挫。由此,赵侗在屡遭挫折的极度焦虑中逐渐清醒,认识到面临敌我力量悬殊,回归东北欲速则不达,非有强大军力而不可。是时,日军于华北建立伪政权阴谋已暴露无遗,战争风云正席卷华北。赵侗与母亲商量决定,立足华北组织武装,形成势力指向东北。于是,去密信与白君实司令,抽调少年铁血军优秀将士,1936年12月起分派王越、刘全一、吴桂良、王鹤林、汪福斗、李崇华、杜景林、、纪廷榭、杨作英李宗武、李子清、赵宝忱、张华堂等20余人,分赴晋察、热河、山东秘密活动,考察当地自然环境和武器装备,联合各地民团和潜伏旧军队。同时,在杜月笙、史笙赓、沈鸿烈、马占山、**等人以及东北救亡总会的支持和帮助下,赵侗与母亲一同开始购买武器,筹备军火,决定在北平西山起义,建立五台山为抗日根据地。

平西抗战,英名卓著

1937年7月20日,赵侗在母亲的帮助下,率领吴新民、王新华、曹国士、刘凤吾以及高鹏、纪廷谢等24人在清华大学起出藏匿武器,分两路潜出北平城。于翌日深夜到达预定地点昌平县白羊城。并连夜召开会议,宣布武装起义,抗击日寇,打响了华北民众抗日第一枪。

1937年8月22日,赵侗率所部智取北平第二模范监狱。按事前研究方案,由吴静宇化装成日军诈开狱门,赵侗等将士一拥而入,首先破坏警报器,割断电话线,缴获全部枪支,然后开监放人,解救包括黄秋野、郭方、李海涛、马载、刘平、韩庄、杨成、王洁青等70余名政治犯在内的587人,其中除一些老弱病残外,有240人参加国民抗日军。缴获3挺机枪,40余支步枪,使队伍迅速壮大到1000多人。

1937年9月5日,国民抗日军在三星庄村召开全军军人大会。重新任命了军政委员和各级领导人,正式确定了部队的名称以及标志。大会由赵侗首先宣布全军基本纪律,正式定名为国民抗日军,授了军旗:红色旗帜,白色旗裤,写有“国民抗日军”五个字,还向战士发了红、蓝两色的袖标,红色在上表示战斗,蓝色在下表示祖国河山。国民抗日军是以青年学生为主体,一般人们称之为学生军。从此,“学生军”、“红蓝箍”在平郊群众中遐迩驰名,开始与日寇正面作战。

击落日机,全国首见

1937年9月8日,赵侗率军发动黑山扈战役,是国民抗日军第一次与日军正面交锋,使日军连续受挫,死伤累累,飞机被击落,为抗日战争爆发后之首创,侵略气焰遭受沉重打击。北平敌伪《益世报》连续两次从反面报道了黑山扈战斗。国民抗日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消息,也迅速传到国外。10月初,发动妙峰山战役。国民抗日军与日寇一个旅团的兵力,10余辆坦克和10余架飞机周旋,日军伤亡惨重,国民抗日军安全突围,而且队伍离开妙峰山时,发展到1500人,由此国民抗日军声威大震,国内外报纸争相报道。在巴黎出版的《救国时报》于1937年10月26和1938年1月31日,两次以大量篇幅报导了国民抗日军的成立,奇袭德胜门城外的第二监狱以及黑山扈大捷的消息。指出国民抗日军“义声所播,民气大振”,是“北平近郊抗日的中心力量”。1980年代曾担任北京市长的焦若愚以及林一民、戴昊、谭伯、胡旭、李望东、曹裕民、黄秋平、邹富夫等中国**人士也在此时前来参加国民抗日军。

反对内战,呼吁合作

1937年9月,赵老太太南下。在1938年武汉大决战的非常时期,发表了《对于目前局势的几点意见》,坚定抗战信心,鼓舞国民抗战热情,同时身体力行,率领东北青年和两个女儿去河南太行山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筹划在黄河北岸成立游击队,计划与赵侗率领的河北国民抗日军和东北少年铁血军联合,形成贯穿南北的敌后游击战线。

在国民政府东北宣抚使陈调元将军鼎力支持下,成立了光复军太行山北区总指挥部,响应者上万之众,各部抗日武装纷纷归编。

1937年11月初,中国共产**以八路军**总司令**副总司令的名义致信赵侗,邀请共同合作。八路军总部代表吴伟带领十余人与赵侗接洽后,赵侗于8月会见晋察冀区独立团团长杨成武、政委邓华。12月25日,晋察冀军区司令员**代表八路军总部宣布将国民抗日军编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五支队,赵侗为司令员,并筹备成立第五军分区。下辖3个总队,9个大队。一总队长纪廷谢,政治处主任陈太凡,二总队长王建忠、政治处主任杜伯华,三总队长刘凤悟、政治处主任林一民(沈海清)。

1938年春节过后,赵侗率部北上向平汉出击,袭击敌占区平汉铁路正定火车站、长寿火车站和行唐县城;3月下旬,参加保卫阜平的战斗,阻击进犯的日伪军,粉碎了敌人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中心“讨伐”的计划;4月,在涞源伏击敌人,歼日军300余人,击落敌机一架;5月,攻克平北重镇昌平;7月,为纪念“七七”卢沟桥事变一周年,袭击了卢沟桥、宛平、香山、温泉、门头沟、阳坊、南口等多处敌人,攻入石景山发电厂,用集束手榴弹炸毁锅炉,使北平全城连日停电,处于黑暗之中。同时,在昌平、宛平、房山、良乡、涞涿等九县建立抗日根据地,协助组织地方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发展抗日武装10000余人。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