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高鹏振烈士的抗战故事(3)
创建东北第一支抗日义勇军
1931年10月10日,辽西绿林首领高鹏振,在北平抗日救国会派往沈阳的联络员张新生(化名王立川,后加入中国**,从事地下工作,1937年1月5日在齐齐哈尔被日军杀害)帮助下,于辽宁新民县沙里岗子举起抗日大旗,成立东北第一支抗日义勇军——东北国民救国军。
高鹏振,字云翔,辽宁省黑山县朝北营子人,1897年出生。少年习武,精通骑射,善写诗文,且性格豪爽,好打不平。当时兵荒马乱,当地乡绅组织民团,保乡卫土,高鹏振被推选为首领。1930年间,热河都统阚朝玺的队伍到阜新县泡子村(今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泡子镇)抢掠民财,与路过泡子村的高鹏振民团相遇,双方发生冲突,民团打死官兵9人。高鹏振因此惹来杀身之祸,被逼无奈,便率领几十名弟兄投身绿林,报号“老梯子”,开始了除霸杀恶、劫富济贫的绿林生涯。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高鹏振正在沈阳养伤,目睹日军暴行,义愤填膺。高鹏振回到新民,联合一些东北军军官和绿林武装,于9月27日在新民县举起抗日大旗,成立“镇北军”,当时有200多人。10月10日正式成立“东北国民救国军”,高鹏振被推举为司令,下属4个团。成立时有1300多人,后来发展到2000多人,高鹏振被正式委任为东北第四路抗日义勇军二团团长、第十二路抗日义勇军骑兵支队司令。高鹏振领导的抗日义勇军成立不久,大汉奸张景惠、张海鹏写信劝他投降。高鹏振将计就计,假意投降,骗取步枪500支、机枪4挺、手提冲锋机4支。武器到手后,高鹏振便在彰武县大德阁再次举起抗日义勇军大旗,掀起了更大规模的抗日斗争。高鹏振的抗日行动得到当时在锦州组织抗战的辽宁省警务处长黄显声的大力赞赏,并派高鹏振的同学李宇明和李振东、李荣昌等人到高部协助工作。高鹏振部队纪律严明,英勇善战,成为辽西抗日义勇军的主力之一。
1932年1月初,高鹏振亲率骑兵300多人,在黑山县新立屯附近歼灭日伪军30多人,击毙日军大尉、中尉各1人。7月上旬,率部在彰武县后新秋一带伏击日伪军,打死日伪军40多人,俘虏黑田中尉等7名日军。
1932年8月14日,高鹏振率先头部队200多骑向北镇县闾山转移,与活动在闾山地区的抗日义勇军第十二路军副司令张海涛部联合作战,击毙伪北镇县警务局长单长柏,全歼伪警察大队。日军发现高鹏振进入北镇后,从沈阳调来森泽师团,并纠集阜新、义县、北镇等地伪军警共计1000多人,将高鹏振部和十二路义勇军司令于百恩部包围。日军在坦克掩护下发起猛烈进攻。义勇军寡不敌众,激战两小时,于百恩率部队退往义县。高鹏振率百余骑突出重围,退往彰武。但此役高部伤亡大半。
北镇一仗失利后,高鹏振率部队转战于辽宁彰武、康平,内蒙古库伦、通辽打游击,后又杀回阜新县。1934年12月中旬,在阜新县范家窝堡击毙伪彰武县警察大队副房景山等30多人,俘虏50多人。1935年初,由于日伪重兵围剿,辽西环境更加恶劣,高鹏振将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活动,打击敌人。
1936年2月初,高鹏振的100多骑兵在彰武县哈尔套被日伪军包围,经过激烈战斗,将日本彰武县指导官菅野良三击成重伤,击毙彰武县伪警察队长等多人。义勇军也伤亡30多人。高鹏振率60余骑突出包围,转战到黑山县八道壕、阜新县孙家湾等地与日伪军周旋,坚持抗日斗争。
1937年3月19日,高鹏振等10余骑在阜新县关山被伪骑兵第三旅旅长赵秋航率领的“讨伐队”包围,激战3小时,李宇明、李振东相继牺牲,仅高鹏振等3人突围。但高鹏振右臂中弹负伤,便秘密转移到彰武县太平山村(今属辽宁省彰武县平安乡)养伤。高鹏振率领抗日义勇军同日伪军战斗几十次,消灭日伪军500多人,俘虏100多人。日伪当局称高鹏振为“辽西悍匪”,先后将他的父亲和三弟杀害,仅幸存的一个儿子也改为张姓,到处躲藏。日伪当局悬赏万元捉拿高鹏振,献上首级的也赏5000元。高鹏振的部下“双胜”见利忘义,于6月23日以转移为名将高振鹏骗至十里保屯(今属彰武县丰田乡)附近树林中,将其杀害,割下人头,献给彰武日军守备队。高鹏振为国捐躯,时年39岁。
英灵永存
1937年初春,东北地区的抗战形势,已经进入了艰苦阶段。高鹏振率领的部队,转战于新民、彰武一带,与日寇周旋于辽河两岸。在沙里岗子一带受到新民、彰武警察讨伐队和铁路警护队的袭击,高鹏振右臂中弹,伤势严重,只好率领部下数十人,来到彰武西北部的太平山村附近的哈拉哈王亚廷家养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把同来的亲信分散潜伏于民间,只留下一个叫“双胜”的护卫在身边照料。王家佃户刘永安平日敬重高鹏振的为人,到朱家屯请来红伤医生袁凤来给高司令治病疗伤。为了高鹏振的安全及治疗上的方便,袁医生把高鹏振请到自己家来。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伤势大为好转。
这时日伪大搞“治安肃正”、“讨伐清野”。高鹏振也与杨靖宇、赵尚志等同时被列入其“肃正”的名单之中。如《满洲国警察史》第九章第七节中就明确地写着:“……东边道地带的杨司令以下的红军诸系匪团,三角地带的阎生堂,滨江省中部及以北地带的赵尚志、张连科、考凤林、谢文东等,东部国境地带的孔宪荣、吴义成,锦州、热河省境方面的蓝天林、刘振东、苑九占、老梯子、周荣久……”上述均列为其“肃正”的重点。
同时,日伪当局在辽西各地,张贴布告,下通缉令,以重金悬赏:“活捉老梯子者悬赏万元,献上高鹏振首级者赏5000元”。这时,高鹏振的贴身护卫“双胜”,以为高鹏振大势已去,为重金所诱惑,决定杀死高鹏振,请功领赏,便设下一个圈套。他对高鹏振说:“现在时局紧张,此地不可久居,最好到人烟稀少的山沟里,到小官屯赵俊家躲躲”。高鹏振认为“双胜”说的有理,就随他一同前往。“双胜”的表侄张武,也是个见利忘义的势力小人,二人一拍即合,共同密谋了杀害高鹏振的计划。
几天之后,即6月23日,一个幽暗的黄昏,吃罢晚饭,“双胜”对高鹏振说:“不可在一地久留,不如趁黑出沟,转到辽西那边去躲躲。”高鹏振也没有多想,就同意了。同往常转移一样,带够了一路上所用的干粮和水就动身了。只是这次“双胜”显得更加殷勤,临行前还给高司令倒了盆热水,烫好了脚,舒舒服服地好上路。为了使这次转移更增加些安全系数,“双胜”建议把张武也带上。此时,高鹏振臂伤还没有完全好利索,看到“双胜”为自己忙这忙那,毫无怀疑,自然是同意的。
三人一同上路,当他们一行走到石砬堡时,高鹏振见此地沟谷绵延、森林茂密,是个隐身的绝好去处,便放宽了心,放慢了脚步,与他们二人从从容容地向前走着。“双胜”认为下手的时机到了,伸手拽了一下张武,抬手对着高鹏振脑后就是一枪,一代抗日英豪,就这样死在了**手中。
十几天之后,刘永安、袁凤来得知高鹏振惨死在**“双胜”手中的噩耗,悲愤已极,决心杀死“双胜”,为英雄报仇。他们利用“双胜”报功心切的心理,骗他说:“老梯子在太平山西山沟里还有枪埋着,何不一同去起,挖出来后咱们一块去领赏。”“双胜”信以为真。三人悄悄地来到西山沟挖了起来。镐碰到了石头上,撞出了火星,“双胜”以为是挖到了枪,怕枪损坏,便趴下身子用手扒。这时,刘永安一镐头下去,把**打死在坑内,用**的头,祭奠了民族英雄高鹏振。他们来到了“老梯子”牺牲的地方,焚香烧纸,祝愿英灵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