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抗击日寇大血战 > 8、探访高鹏振抗日遗址

8、探访高鹏振抗日遗址

8、探访高鹏振抗日遗址

9月3日,我们又迎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英雄不会被遗忘#

探访中国首支抗日义勇军缔造者高鹏振抗日遗址。

8月1日,我在锦州、黑山东北抗日义勇军研究会会长祖国明、王根以及黑山报副总编李明的引领下,往返400余公里,到辽宁锦州黑山大虎山、英城子等地,探寻中国第一支抗日义勇军缔造者高鹏振的历史遗址。探访之日恰逢建军节,此行颇有意味。

仁义“胡子”出身,报号“老梯子”

日伪当局把一个叫“老梯子”的人同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赵尚志,同列为重点“肃整”对象。这“老梯子”就是赫赫有名的抗日将领高鹏振。

高鹏振39年的短暂人生充满了传奇:家道殷实,有多家粮栈、染坊等商号,受过“高等教育”,又一表人才,放到现在,那是标准的高富帅。因杀死9名官军,“逼上梁山”,拉起一支队伍成为“绿林好汉”,报号“老梯子”(因姓高,黑话取“步步登高”之意),因主张“铲除社会不平,劫富济贫”,他的队伍下乡进屯,老百姓从来不躲藏,是受拥戴的仁义“胡子”。“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有爱国之心、报国之志的高鹏振毅然决定组织队伍进行抗日,组建“镇北军”,成为东北乃至中国的首支抗日义勇军。

高鹏振连续抗战7年,是东北地区抗战时间最长的抗日力量,经历战斗数百场,仅大型战斗就有百余场,歼敌数千人。为此,他先后6次受伤,家中有6位亲人也献出了生命。1937年6月,其义子“双胜”为日本人万元悬赏金所诱,高鹏振被枪杀,年仅39岁。更为遗憾的是,遗体被附近百姓掩埋,几经战乱,现已无法确定遗骸所在地点。1987年,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高鹏振为革命烈士,以告慰英魂。

夜袭大虎山与诚信公司遗址

在距黑山9公里处的大虎山镇、百姓称为“铁道南”的地方有一处珍贵的历史遗址——诚信公司遗址。铁丝网大门已是锈迹斑斑,一条铁链子封锁了这里与外界之间的联系。大门“吱吜”打开,在黑山报副总编李明和黑山东北义勇军研究会会长王根的讲述下,尘封已久的历史往事抽丝剥茧般展开。

整个遗址原为日军设计建造,是储存粮棉油等军需用品之地,现占地面积逾50000平方米,房屋100余间。80多年过去,一梁一瓦都未碰过,绝大多数结构完整,基本保持原貌,或为东北抗日义勇军遗址中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而如此规模或仅为原址的十分之一。主梁多为整棵的红松加工后搭建,连接处以铁板与钉镶接。曾有位来此探访的大连林业专家感慨,为保护国家森林资源,如此尺寸的红松木如今在市面上已经找不到了。

走进东面一处建筑,屋顶虽有部分损毁,但主梁部分依然平整、厚重、坚固,没有任何垮塌迹象。一座T形地坑首先映入眼帘,暂无法考证其功用所在,大家猜测,似为储粮地坑。在贴近东墙处,还有一条1米左右宽的坑道贯穿南北,上面似曾有短窄木板覆盖,但木板皆已断掉,仅余断茬,坑道内似有不知何时存在的燃烧灰烬。屋顶还残留着当年日军的照明设施,灯泡不见,徒留灯头。我们发现,建筑内的地面松软潮湿,有大片的疑似油渍状物,除了土壤以外,还有腐烂呈颗粒状的棉絮夹杂其中,侧面印证了这里曾储存棉被等军需物资的事实。

遗址石碑背后的碑文这样表述:“这里不仅是日军侵略中国的铁证,也是抗日义勇军英勇抗战的历史见证。”在这里,全无硝烟踪影,甚至连一个弹洞都难以找到,可是,80多年前,这里作为夜袭大虎山的重要战场,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1931年12月30日,大虎山被日军占领。1932年1月,诞生于黑山的隶属于东北民众自卫义勇军第四路的东北国民救国军与东北民众自卫义勇军第五路军,决定协调组织黑山及周边县义勇军,趁日军立足未稳,在东至新民、西到沟帮子百公里铁路沿线区域内,进行一场以围歼大虎山驻守日军为中心的大型战斗。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