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抗击日寇大血战 > 3、令日寇闻名丧胆的“小白龙”(1)

3、令日寇闻名丧胆的“小白龙”(1)

3、令日寇闻名丧胆的“小白龙”(1)

抗日战争时期,在平西、平北有一位令日寇闻名丧胆、传奇式的抗日民族英雄,百姓传说他在敌人枪林弹雨里矫健地飞腾,赞誉他是“小白龙”,他的名字叫白乙化。

打出“平东洋”大旗

白乙化,字野鹤,满族人,1911年3月7日出生在辽宁省辽阳县石场峪村。父亲是个小**,薪金很少,家境贫困。他10岁时母亲病故,家中只剩一个和他相依为命的16岁的姐姐。他天资聪明,勤奋好学,13岁就能吟诗作画,村里人称他是“白才子”。就在这一年,他又遭不幸,姐姐病故,父亲远离家乡谋生,使他陷于孤苦伶仃的境地。后来,在亲友们帮助下,他考入辽阳中学,又因参加**被开除。1928年,他为报国,入沈阳东北军教导队,后又考入讲武堂。由于他反对军阀内战,被学校发觉,遂于1929年逃离东北到北平,考人北平中国大学,改学政治经济学。在这期间,他结识了许多进步师生,学习了马克思、列宁的著作,立志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1930年秋,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寇侵占我东北,在中华民族危亡的时刻,白乙化受党的委派回辽阳组织抗日武装。他联络抗日志士,凭两支枪突袭辽阳伪警察局,缴枪二十余支,由此声势大振,很快发展到三千多人,号称“平东洋”义勇队。白乙化领导这支队伍转战辽西、热北、锦西等地,连战连捷。每次作战,他总是冲锋在前,退却在后,以自己的行动取得了大家的信赖和拥护。这支抗日队伍,苦战两年,历尽艰险,给日寇以沉重的打击。1932年,这支队伍被蒋介石从冷口骗至关内缴了械,白乙化愤怒不已,匿名返回北平,回到中国大学从事学生运动。1933年在北平香山举办学生夏令营,他任总队长,成为青年学生的领袖。他以自己在东北讲武堂学的军事知识和义勇队作战的经验,组织青年学生进行军事活动,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

浴血平西

1935年白乙化大学毕业后,留校任职,“一二九”运动时被捕入狱。出狱后,党派他到绥西东北垦区,成为当地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他以自己艰苦奋斗、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在黄河套里,乌拉山下,撒下抗日救国的种子。

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的炮声,惊醒了中华儿女,全民抗战的烽火燃遍整个中国。白乙化在垦区号召革命青年起来抗日,组织抗日先锋队,并亲任司令员。他高举抗战大旗,率领抗日先锋队渡过汹涌的黄河,踏过无边的沙漠和荒无人烟的蒙古草原,克服重重困难,向抗日的战场进发。他们迎着南逃的国民党军队,与人侵的日寇同时到达河曲县。在隆隆的炮声中,有的主张留在河曲;有的主张随友军(国民党的军队)退渡黄河。白乙化在这紧要关头,挺身而出,对大家说:“大家今天要抗日,明天要抗日,抗日终于来到了,我们决不能动摇,决不能迟疑。”他动员之后,率领抗日先锋队在煤窑沟地与敌人展开一场战斗,获得全胜,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保卫了晋西北。

抗日先锋队乘胜前进,挺进到燕北与八路军主力三五九旅会合后,配合兄弟部队粉碎了敌人对燕北的围攻。1939年,抗日先锋队来到平西,与抗联(冀东大**部分同志组编)会合,在肖克同志亲自指导下合编成“华北抗日联军”,白乙化任副司令员。这期间,白乙化指挥过“沿河城歼灭战”,粉碎敌人对平西的十路围攻。这对巩固平西抗日根据地起了很大的作用。白乙化成了平西人民拥护、爱戴的人。

驰骋丰滦密

1939年11月,冀热察党委和挺进军政治委员会提出:“巩固平西,坚持冀东,开辟平北”的战略方针。华北抗日联军改编为挺进军第十团,白乙化任团长。

1940年春,十团奉命挺进平北开辟丰(宁)滦(平)密(云)敌后抗日根据地。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肖克亲自向白乙化交待了任务,指示:开辟丰滦密可使平西和冀东连成一片,形成对日寇华北大本营北平的三面包围,切断连接华北与伪满的交通干线——平古铁路,破坏日本的所谓对苏战略防线,开拓挺进东北的前哨阵地。但是由于这一地区沦陷日久,敌伪己建立了一整套统治机构,并设重兵驻守,使我军过去几次到这里都未能立足。这次十团再次开辟丰滦密,无异于虎口拔牙,任务是非常艰巨的。因此,必须有独立应付各种困难局面的充分思想准备,要隐蔽发展,争取在短时间内站稳脚跟。

白乙化满怀信心地接受了任务。到最艰苦的抗日前线去,打回东北去,这是白乙化的宿愿。而今就要亲自率部去开辟挺进东北的前哨阵地—丰滦密了,白乙化感到由衷的高兴,胸中澎湃起难以抑止的战斗激情。

回到十团驻地,白乙化立即着手做进军前的准备工作。他将曾到过丰滦密地区的挺进军政治部主任伍晋南请到十团介绍情况,又召集干部会议仔细研究进军平北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制定出具体的进军方案和应变措施,还亲自下连队检查准备情况,对战士们进行思想动员。为了隐蔽自己,欺骗敌人,决定将十团番号暂改为“平北游击总队”,并采取“梯次进兵”的方案:命令三营及部分团直人员作为先遣队,由团参谋长才山和政治处主任吴涛带领,于4月20日出发先期进入密云县西部的水川地区,调查了解情况,宣传抗日,筹集粮草,为团主力到来做必要准备;主力一营和其他团直人员作为第二梯队,由自乙化亲自率领,于5月20日从平面百宝岭出发,向平北隐蔽挺进。临行前,白乙化的好友、挺进剧社的陈靖赶来送行并关切地询问准备从哪里突破平绥路封锁线,白乙化风趣地引用《淮南子》中的“天下有九塞,居庸其一焉”作为回答。居庸关是长城有名的要塞,但白乙化偏选择这里为突破点,在距居庸关不远的南口、沙河之间出敌不意地越过了平绥路。过平绥路的时候,同行的冀东某部战士见不时有敌人装甲车往来巡逻,有些惊慌,白乙化见状立即站到铁轨上进行指挥。战士们看到白乙化那镇定自若的神态,很快地镇定下来。

白乙化率队在敌人据点间穿插前进,22日到达昌平县沙塘沟与在此迎接主力的九连会合。22日上午,伪满军三十五团二营前来进犯,此时避开敌人已不可能,自乙化当即命令一营抢占沙塘沟东北面的山梁痛击敌人,自己站到村头指挥。战斗打得非常激烈。炮弹不断在白乙化周围爆炸,他不但不后退,反而又跃进到阵地前沿的一棵杏树下。敌人的子弹打得杏树枝叶纷纷落地,吓得小警卫员趴在了地上,而白乙化却仍然从容地站在那里指挥战斗。敌人连续7次冲锋都被我军击退,傍晚,抬着20多具死尸和40多名伤员狼狈撤走。白乙化命令九连留在当地继续工作,而后率队连夜出发继续按计划东进,途经南天门歼伪满军一个排,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仅用10分钟时间一举攻克了琉璃庙据点,于5月28日在密云赶河厂与三营胜利会师。依据隐蔽发展的原则,白乙化在对丰滦密地区的政治经济状况和地理环境作了细致的分析比较后,决定将密云西部水川地区作为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因为这里有云蒙山、黄花顶等高山,沟壑纵横,林深草密,东面南面都是平原,进可攻,退可守,又便于筹集军饷。这里地跨长城内外,分属伪满和伪华北两个统治区,我军可利用伪政权之间军队不能统一调动的矛盾往来周旋。特别是这里的人民生活极苦,具有强烈的反日情绪,我军过去在此又曾有过影响,易于发动。白乙化从十团抽调40多名干部组成地方工作团,与上级地方党委派来的工作组一起深入各村发动群众,筹建抗日政权。6月,丰滦密联合县政府正式建立。为保证地方开辟工作的顺利开展,白乙化又令三营七、八连在内线保卫地方工作,自己率领一营北出长城深入丰宁、滦平等地开展外线游击活动,掩护内线开辟,同时接应七团进人平北。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