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抗击日寇大血战 > 4、令日寇闻名丧胆的“小白龙”(2)

4、令日寇闻名丧胆的“小白龙”(2)

4、令日寇闻名丧胆的“小白龙”(2)

为了达到吸引敌人的目的,白乙化故意率部在大白天行军。敌人急忙调集300多鬼子追来,这股敌人一时弄不清我军的虚实和意图,既不敢发动攻击,也不敢靠我太近,始终距我四五里地跟踪。我前进他也前进,我驻下他也驻下。白乙化就这样牵着敌人转悠了几天,然后,突然甩掉敌人,一举捣毁了五道营据点,接着东进重创小白旗的敌人,再南下夜袭司营子据点,又北上攻克虎什哈据点。之后,我军又转战到丰宁境内,强袭了大草坪的伪满军。白乙化充分运用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忽东忽西,忽南忽北,把敌人搞得晕头转向。战斗中,白乙化总是与战士一起冲锋陷阵。他曾亲自带领战士冲进大草坪据点,敌人退守炮楼死命顽抗,白乙化就和战士们顺枪眼向炮楼抛掷手榴弹,他身高力大,手榴弹投得又远又准。他们一连掷出几十个手榴弹,终于打垮了敌人,将伪满军一个营大部歼灭。

外线作战的条件极其艰苦,但白乙化始终与战士同甘共苦。一次,部队已经一天多没吃上饭了,后来从农民手里买了一些青玉米,煮熟了,每人两根当饭吃。团部一个参谋拣了两根大的玉米送给白乙化,白乙化认为这是搞特殊不肯吃,亲自送还伙房。这位参谋只得又给他拿来两根小点儿的,白乙化才肯吃。在外线游动作战,伤员没有地方安置,白乙化便把他们带在身边。行军时,他身边又是担架驴驮,又是伤员病号,团部变成了卫生所,可他毫不厌烦。**栅子战斗中,一营副营长长冯克武负伤,白乙化特意安排他和自已住在一起。冯克武夜间不断**,白乙化不顾劳乏,彻夜不眠地守护他,安慰他。

伪满统治区的农村经济凋敝,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甚至有的一家人只有一条破被子。这更激起了自乙化对日本侵略者的强烈仇恨和对沦陷区人民的深切同情。一天,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子找到十团要求参军报仇。他叫卜兴安,是丰宁大阁附近的人,他的母亲和姐姐被日寇活活烧死,父亲和妹妹也被日寇杀害,只有他逃出了虎口。白乙化听着卜兴安央诉悲惨身世,心如刀割,毅然决定把他收留下来。为了减轻孤儿心灵上的痛苦,白乙化就象对待自己亲生孩子一样关怀卜兴安。他见卜兴吾没有衣服穿,就在深夜的油灯下亲手用自己的军装为卜改制了一身小军服。卜兴安穿上团长亲手做的小军服,笑在脸上暖在心里。周围的干部战士无不感动,团政治处副主任彭烈感叹地说:“做父亲也不过如此啊!”卜兴安听到这句话后感情激动,跪在地上就要认白乙化做“父亲”。白乙化赶忙将他扶起,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不要这样,咱们是革命队伍,都是阶级亲人,应该互相爱护。”后来卜兴安在白乙化等同志的关怀教育下,迅速成长为一名坚强的抗日小战士,在臭水坑战斗中英勇牺牲。

经过近一个月的战斗,白乙化率领一营终于在五道营一带与七团会师。七团到平北后,不断遭到日寇的围攻,不久撤回平西,白乙化也率十团一营返回长城以内的密云地区。

由于外线作战的掩护,丰滦密内线开辟工作进展迅速。密云白河两岸大片地区的伪保甲制度已被摧毁,相继建起了抗日政权和抗日救国会、自卫军、儿童团等群众抗日组织。白乙化回到内线后即热情协助地方政府开展根据地建设:他又从十团抽调部分参谋、干事等到各区与区干部一起组建区游击队,还亲自到各区观察指导工作,广泛拜访地方上层人士,扩大**影响。为了培养地方干部,并为地方建立党组织做准备,丰滦密联合县举办了救国会干部训练班。白乙化多次为训练班学员讲课,并在训练班结业证书上题词,勉励学员:“勇敢工作,艰苦学习,领导广大群众,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到底”。

为配合“百团大战”,8月下旬,白乙化率十团出击平古铁路,攻克了小营车站,烧毁了程各庄铁路大桥,又在芹菜岭设伏全歼日军一个小队。这是十团进入丰滦密以来第上次歼灭成股日军,它给丰滦密人民以很大鼓舞。9月,为配合“百团大战”第二阶段战役,白乙化率部再次出击平古铁路。他运用声东击西战术,先派人在金叵罗一带有意传出我冀东部队将要过潮河的消息,同时又令一营烧毁了石匣附近的潮河木桥,造成我将围攻石匣的假象。敌人见状慌忙抽调军队北上增援,而这时,白乙化却率军突然南下,乘虚直捣怀柔火车站,焚毁了停在车站上的运军火的车辆。两次出击平古路,起到了破坏敌

人交通运输、牵制敌人、配合主力作战的作用,受到了晋察冀军区的表扬,并被授予奖旗一面。

丰滦密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引起敌人的极度不安。敌入惊呼:“延安的触角伸进了满洲!”于是抽调4000余日伪军,从9月11日始对丰滦密发动了为时78天的大“扫荡”。采取“多头并进”、“铁壁合围”、“反转回击”等多种新战术,妄图一举吃掉十团,摧毁丰滦密。

强敌压境,形势严峻。但白乙化不畏惧,不退缩。他针对敌强我弱和四面被围的形势,制定了“敌进我进,靠外线去打击敌人,开辟新地区”的反“扫荡”战术方针。命令三营坚持内线作战,打击敌人,保卫根据地,而一营则由白乙化亲自率领,跳出敌人包围乘虚插入敌后,三营在根据地人民的支援一下,时而分散游击,时而集中打击敌人,连续取得了水堡子、梨树沟、白道峪等一系列战斗的胜利。一营在外线也取得了保育岭、达峪等战斗的胜利,同时新开辟了长城以北的贾峪、对大峪、黄峪口和石匣、古北口以西的半城子、不老屯一带的大片地区。“扫荡”之敌在我军内外线夹击之下,损兵折将,不得不于11月28日草草结束了“扫荡”。为进一步扩大战果,白乙化又及时率主力返回内线,寻机打击撤退之敌。12月15日,十团一营在冯家峪伏击撤退之敌,一举歼灭了号称“常用部队”的日寇钤木大队哲田中队90余人,从而取得了这次反“扫荡”的最后胜利。反“扫荡”结束后,白乙化提出“向78天的每一次战斗学习的口号,总结此次反“扫荡”斗争中的胜利经验。经过全团干部和战士的认真讨论,最后由白乙化概括成几条基本经验:一、“利用好敌人眼皮底下的地方,当敌人围攻时靠外线打击敌人。”二、“能打就狠狠地打,不能打就放脚,以极大的毅力和灵活的战术拖疲、耗干敌人。”三、“只有有关键所在的保存自己,才能更有效地消灭敌人。”这些经验对以后十团在环境极其残酷的丰滦密坚持抗日武装斗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