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白子峰的故事
白子峰(1877—1933),名万财,字子峰,生于开原县八棵树镇八道岗子村。是辽宁抗日救国军第5路军副司令,东北抗日先驱之一。
白家是八道岗子村的首富,有土地740亩,40多岁时开始当家。白子峰为人仗义,性格爽直,不畏权势,乐善好施,在村中威信很高,白子峰在兄弟七人中排行老三,人称白三爷。
参加了栾法章抗日救国军第五路军
“九·一八”事变后,54岁的白子峰深知国破家不保的道理,内心深藏救亡图存之念。1932年7月,八棵树伪二区区长程子源奉日军之命,筹组汉奸武装自卫团(洋炮队),想拉威望很高白子峰加入,白子峰正想掌握武装,于是当上了自卫团副团长。
不久,白子峰得知清原县大孤家子栾法章树起抗日救国军的大旗,栾法章是开原新边栾家街人,与自己二儿白璞珍是旧友,东北讲武堂第七期毕业生。借助这层关系,白子峰9月19日率白璞林、白璞珍、孙奎、大刀二虎等30多人,携械脱离自卫团,参加了栾法章抗日救国军第五路军。司令栾法章任命白子峰任副司令,不久又收编了开原大刀会70多人和200多黄旗会,第五路军迅速壮大,人数达500多人。
9月底,程子源对白子峰恨之入骨,处处与抗日救国军为敌,白子峰决定打掉这个自卫团,于是率领一百多名战士夜围大汉奸程子源的巢穴上甸子,用“火攻”点燃了程家大院的门楼,缴了自卫团的武器,扩大了第五路军的力量与声威。
不久“不服劲”邴桂五、金山好各率所部义勇军近千余人,来到开原东部山区,与第五路军兵合一处。队伍壮大后,整编辽宁民众抗日救国军第五路军为“辽宁**地区民众抗日自卫军”,提出“抗日救国,打倒日本,誓死不当亡国奴”的口号。栾法章自任司令,白子峰任副司令,白璞林为参谋长,下设三个旅:第一旅旅长邴桂五,第二旅旅长赵子中,第三旅旅长金山好,此外,还编有大刀会队。总兵力达4000余人,分驻于开原、西丰、清原边界一带。
10月中旬,开原县日伪军对尚阳堡进行围剿。22日,白子峰命自卫军金山好三旅和大刀会与之交战,粉碎了围剿。这年秋,一日军炮兵中队由西丰开往开原,两匹马拉一辆炮车,共70余辆,将夜宿貂皮屯,栾法章和白子峰闻讯,令大刀会进村趁黑放火,将敌人赶进快枪队和金山好骑兵埋伏好的包围圈。结果大刀会队员砍得兴起,竟忘记了放火,被日军内外夹击。埋伏在村外的快枪队和骑兵队,被迫向村内冲击支援,但遭到日本侵略军炮火拦击。双方混战到凌晨二时许,打死日本侵略军15人,自卫军为防止开原日伪增援,主动撤出战斗。
11月9日晨,新开原城之战打响了。栾法章、白子峰率领200余人的快枪队和200多人的洋炮队,首先攻占了小孙台,缴了小孙台伪警察分署的枪械。然后,发起对开原站的攻击。
当时,新开原城没有城墙,自卫军很快就攻下了哨卡,进入街内。在队伍进攻一座红楼时,遭到日本侵略军的顽强抵抗。白子峰决定用自制的木炮轰击,轰的一声,楼房被轰塌一半。栾法章率领一部分队伍突入火车站,放火六七处,开原站一片火光。自卫军一度逼近了开原站附近的日本侵略军北大营。天大亮时,大刀会队和金山好的骑兵还没赶到,自卫军处在日伪夹击当中,天上还有日本侵略军增援的六七架飞机扫射,无奈被迫撤军。
日军为逼近自卫军根据地,令铁道独立守备队一个小队30多人和伪军100多人,驻守在伪二区公署所在地八棵树,对自卫军威胁极大。1933年农历七月十一日晚,自卫军分兵两路,一路从村南迂回跳墙进村,一路从村东直捣日本侵略军守备队驻地王家车店。放火烧着了车店,火光冲天,日军有的被大火烧死,有的被自卫军击毙,剩下几个侥幸光着身子逃出来的鬼子,除一名乘乱逃脱外,其余被隐蔽在村南的自卫军大刀队砍死。此役,由日本侵略军大桥队长率领的30多人守备队几乎全军覆没。
白子峰自卫军过于活跃,迫使日伪政权组织了抚顺、铁岭、清原、开原、西丰、东丰、柳河七个县的日伪军一万多人,对抗日义勇军进行“七县会剿”,自卫军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小,不得不从平原转到山岳地区,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活动。
1933年9月21日,由于汉奸出卖,隐蔽在家乡的自卫军副司令白子峰被日军逮捕,27日被北大营日军扔进狼狗圈,咬得奄奄一息,最后残忍地活埋。
为了纪念这位抗日英雄,在白子峰牺牲的第二年,他的战友和当地群众,不畏日伪的残暴统治,在八道岗子村口的一个土岗上修了一处灵台。灵台呈六角型,外砌青砖,里抹白灰,上覆青瓦。灵台内正中悬挂白子峰遗像,两侧分别为白璞珍和白璞林的遗像,灵台内香烟缭绕,常年不断。据说在芦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中有14位抗日英烈的塑像,其中之一就是白子峰。新中国成立后,白子峰被国家民政部认定为著名抗日英烈。
率部全歼八棵树日军守备队
救国军攻克开原后,日军为加强东面的防御,派日军铁道独立守备队一个小队的二十多人和伪军一百多人驻守八棵树。1933年8月,救国军决定拔除这颗钉子。事先白子峰派心腹与驻八棵树伪公安队头目秘密联络,让他们暂时离开那里。伪公安队大多是本地人,不愿为日本人卖命,听此消息,既怕救国军来袭时受连累担罪过,又怕一旦打起来被日军逼出去白白送命,便以“下乡剿匪”为借口全队开出村外。一切布置就绪。白子峰等在8月底的一天夜里带队伍开到了八棵树,先用铡刀将村外铁丝网砍开一个缺口,然后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街里,直奔日军住的大院,除掉哨兵,封锁住住房的门窗,将房子点着。顿时,浓烟烈火冲天而起。等屋子里睡觉的敌人惊醒时为时已晚,有的被火烧死,有的被击毙,二十几个日军官兵除了一人借混乱之机侥幸逃掉而外,其余全部被歼。事后,救国军勇士们诙谐地称这次战斗是“掏了羊圈。”
率救国军攻克开原镇
1932年10月间,白子峰率救国军第五路决定攻打开原镇。为准备攻坚,白子峰让同村的木匠用两棵榆树赶制了两门木炮。是夜,白子峰率队奔镇东的小孙台,先缴了小孙台伪警察署的械,然后攻入镇内。开原镇没有城墙,因此,救国军在进攻伊始比较顺利,进街后遇到敌人的一个哨卡,有日本军官一人指挥伪军抵抗,当即被击毙。当攻到一座红楼房时,正是日伪一个机关所在地,里面的日军听到枪声,已架好机枪迎击救国军。救国军接近楼房,日军机枪便狂叫一阵,子弹密如飞蝗,进攻的队伍被迫停止前进,并有所伤亡。在此情况下,白子峰下令“开炮”,只听得“轰!轰!”两声巨响.炮声惊天动地,鬼子和伪军不知抗日军使用了什么重炮,吓得魂飞魄散,纷纷弃阵而逃。救国军乘势攻下了红楼,又向街里挺进。日军在铁道旁架起机枪打了一阵,见救国军来势凶猛,又有“重炮”,便向镇西退去,开原镇街遂被克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