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法章
1、义勇军抗日将领栾法章
栾法章(1910—1951),男,又名乐山、耀山,1910年出生于辽宁省开原县(今开原市)新边栾家街,东北讲武堂第七期毕业生,抗日救国军领导人。曾任河北省栾县保安团长和伪自安军集团司令。日本投降后,国民党二十三军副军长、十一战区暂编第一路军二纵队少将代理司令及一O一军二十七师师长。1951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管会军法处追究其历史问题,栾法章被判处死刑。1985年2月9日,北京市人民法院再审认为,栾法章一案属于冤案,为其彻底**昭雪。
人物故事
1932年5月,栾法章受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委派,带领副官孙寿臣和周参谋等人从关内回到家乡组织抗日武装。
回到辽北之后,栾法章选择了开原与清原两县交界的大孤家子作为落脚点,树起“抗日救国军第五路军“的大旗,开展抗日宣传组织工作。
在栾法章的抗日宣传鼓舞下,大孤家子的一些群众和栾法章的亲朋纷纷加入了他组织的抗日武装。为了壮大抗日武装力量,栾法章还只身到大孤家子伪警察分局作说服动员工作。在他申明大义的行动和话语的感召下,大孤家子伪警察分局局长佟玉普率领分局10多名警察携械参加了抗日组织。
栾法章了解到自己的老朋友白璞珍的父亲、白璞林的叔父,时任开原伪二区自卫团副团长的白子峰有抗日愿望,便利用关系与白子峰联系接触。白子峰闻讯大喜。9月的一天,他带领子、侄等30余人和部分大枪,脱离了自卫团,加入了栾法章领导的辽宁抗日救国军第五路军。不久,开原东部的大刀会70多人和200多黄旗会员也加入进来,辽宁抗日救国军第五路军迅速状大,人数达500多人。
为了加强部队领导和队伍的组织建设,第五路军设立了司令部,栾法章亲任司令,白子峰任副司令,司令部下设参谋、粮秣宣传、秘书等八大处,委任了各处负责人,明确了抗日口号和部队纪律。当时,伪开原县二区区长、汉奸程子源经常指挥伪自卫团骚扰抗日义勇军驻地,刺探军情。为扩大队伍影响,也为铲除这一心腹之患,1932年9月底,栾法章派白子峰带百余名战士去攻打程子源的老巢上甸子村程家大院。由于程家院墙高厚和伪自卫团的拼命抵抗,义勇军几次久攻不下,白子峰遂决定改用火攻。几名战士跃上院墙,在门楼、院内放起火来。一时间,程家大院内烈焰熊熊,鬼哭狼嚎。程子源在几名亲信拼死相救下爬后墙逃走,他的四姨太太和许多伪自卫团员被俘。这是第五路军组建后打的第一仗,使得清河沟的汉奸武装受到致命打击,加大了自卫军在辽北地区影响,对巩固开原、西丰、清原三县交界的抗日根据地起了重要作用。
火烧上甸子村之后,“不服劲“邴桂五率部近千人进入开原、清原边界,与栾法章的第五路军兵合一处。金山好所率的一部义勇军,也因日伪围捕退往西奉县,进而加入了第五路军。邴桂五、金山好加入第五路军之后,栾法章对部队进行了整编,改辽宁民众抗日救国军第五路军为“辽宁**地区民众抗日自卫军“(当时四平、通辽、辽源、通化中的许多县都归辽宁省管辖,故有**地区之称),栾法章自任司令,提出“抗日救国,打倒日本,誓死不当亡国奴“的口号。任命白子峰为副司令,白璞林为参谋长。司令部下设三个旅:第一旅旅长邴桂五;第二旅旅长赵子中,第三旅旅长金山好。此外,还编有大刀会队。总兵力达4000余人,分驻于开原、西丰、清原边界一带。
1932年10月中旬,开原县日伪军侦悉金山好所部在开原尚阳堡、孟家寨一带活动,伪警务局长李树田便调开原县城西伪警第四中队开往城东,与第五、六中队及日本守备队一起,由伪警大队长韩蓉轩指挥,对尚阳堡进行围剿。10月22日,早有准备的金山好和大刀会与之交战。大刀会员手持大刀,脱掉上衣,光着膀子跳跃冲击,喊杀之声震天动地。日伪军死伤众多,大败而归。伪警第五、六两个中队更是伤亡惨重,完全失去了战斗能力,伪警不得不又调第一、二中队驻防榆树堡和下肥地。
1932年秋,驻守在曾家屯一带的栾法章,接到西丰县伪县长冯广民派人送来的情报和20口袋子弹。情报说,有一日本侵略军炮兵中队由西丰开往开原,当晚要在刁皮屯住宿,请他们全歼这支日本侵略军。栾法章当即派出侦察员侦察,确认情报属实,便立即和白子峰研究制定了袭击这股日本侵略军的计划:先由大刀会进村趁黑放火,快枪队和金山好骑兵埋伏在刁皮屯村外,待日本侵略军被烧出村后,在村外围歼。日本侵略军两匹马拉一辆炮车,共70余辆,集中在刁皮屯村东,街口的柴垛上放一机枪岗哨。夜里11时,大刀会队员摸进村内。当锋利的大刀砍到鬼子头上时,鬼子才从梦中惊醒,仓促应战。大刀会队员砍得一时兴起,竟忘记了放火。街口的日本侵略军哨兵发现营地被袭,调过枪口向村内的大刀会队员射击,顽抗的日本侵略军也向外反扑,大刀会腹背受敌。埋伏在村外的快枪队和骑兵队,被迫向村内冲击支援,但遭到日本侵略军炮火拦击。双方混战到凌晨二时许,自卫军为防止开原日伪增援,主动撤出战斗。这次战斗打死日本侵略军15人,有一名大刀会员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