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抗击日寇大血战 > 伪满汉奸——张海鹏

伪满汉奸——张海鹏

伪满汉奸——张海鹏

张海鹏绰号“张大麻子”。盛京将军辖区奉天府盖平县人,中华民国及伪满洲国军事将领。张海鹏是不折不扣的汉奸,卖国贼。

投降日本**嘎达梅林起义

张海鹏本属奉系张作霖义兄、奉系元老级将领冯德麟,冯失势后,转投张作霖。张作霖死后,在**手下任洮辽镇守使,驻洮南,因向**谋求黑龙江省**未遂,投降日本并宣布就任伪边境保安司令。

1931年所部参与**嘎达梅林起义。同年九一八事变后,张海鹏在日军委任黑龙江**的唆使下,10月1日在洮南宣布独立,就任“边境保安司令”,并在关东军的支持下派兵向黑龙江省城齐齐哈尔开进。**临时任命马占山出任黑龙江**代理**兼军事总指挥。关东军要求中国军队撤离江桥(嫩江铁桥)被拒绝。10月16日张海鹏被马占山手下徐宝珍部阻击,张手下徐景隆触地雷毙命,张海鹏部溃退,是为“江桥抗战”。

协助复辟出任伪满大臣

1931年11月间,肃亲王第十一子宪原、第十七子宪基到洮南求见张海鹏,目的很明显,溥仪打算乘机复辟,宪原和宪基就是带着溥仪的“密旨”来的。溥仪密令张海鹏在洮辽一带扩充军队,因为要复辟,就需要有“自己的军队”。

据《伪满洲国的统治与内幕——伪满官员供述》中宪均的供述,溥仪还任命张海鹏为黑龙江大将军,叫他进攻黑龙江。张海鹏深感“圣恩”,激动得热泪盈眶,表示豁出这条老命,也要“效忠皇上”。溥仪也确实很“看重”张海鹏,1932年3月1日,溥仪就任伪满执政,8天后,即把张海鹏的伪满洮辽军一部调到长春(伪满“首都”,当时称“新京”)附近,以拱卫京畿。

伪满建国后,张海鹏便秉承日本主子的意思,四处“剿匪”,其实就是**抗日人士。从历史记载来看,张海鹏在这方面,可谓不遗余力。1932年2月初,张海鹏率领伪洮辽军第一、三、四支队开赴铁岭、法库、彰武、康平一带,“讨伐”抗日义军。在法库,张海鹏抓到十几名抗日义军,毫不留情地全部枪杀。在彰武,张海鹏将还在观望的东北军20旅于澄的一个营“收编”。在这一带,原有二三千名抗日义勇军,但张海鹏仅在一个月内,就基本削平,可谓“功绩卓著”。

1932年5月,张海鹏又率伪满洮辽军,与吉兴的伪满吉林军,讨伐东北民众自卫军总司令兼黑龙江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军长李海青的义勇军,后又讨伐舒兰的冯占海、宫长海、胡宝山等义勇军。这个吉兴,也与张海鹏一样,为伪满立下了汗马功劳。按照伪满军制,伪满分为11个军管区,其首长称司令。军衔分为将、校、尉三等九级,最高军衔为上将,为终身之职。上将之上又仿照日本的**府,设立将军府,为最高荣誉军衔。张景惠、张海鹏、于芷山、吉兴等四人均获可设置“将军府”的最高荣誉,可谓备极殊荣。

协同日军侵犯热河

1933年2月,日军进攻热河,发动热河战役。满洲国政府也发表《讨热声明》,任命张海鹏为前敌总司令,张海鹏和于芷山的伪军,由通辽攻开鲁。热河沦陷后,日军任命张海鹏为满洲国热河省**兼警备司令官,后又兼任第五军管区司令官。

1936年张海鹏从伪满洲国获得将军军衔,历任侍从武官长、**大臣等职。1941年告老退职。

张海鹏的铁杆汉奸生涯

张海鹏出道

张海鹏,字仙涛,别号张连溪,因幼时得过天花,脸上留有麻点,又称“张大麻子”,当土匪时,报号“大连子”。《盘锦文史资料1·张海鹏这个人》(作者刘占勋)及另外一些资料称张海鹏报号“大连字”,笔者认为不妥。按东北方言,“大连子”的“子”发“za”音,是蒸粘豆包等食品用的一种厨具,用高粱秆制成,也就是“笼屉”。张海鹏报这个号,可能是说自己经得住下锅“蒸”。而“大连字”究竟何指,则不明所以,所以笔者才有此一说,肯请方家指正。

张海鹏生于1868年,盘山县沙岭镇热河台村人,出身贫寒,很小的时候就要帮家里做杂活,冬季闲下来,才去私塾读书,但也只读了两个冬天。听老辈人讲,那个年代的小户农家子弟,挤出些钱,送孩子去读“一冬儿书”,能认眼巴前的字,能记豆腐账,也就行了。大概张海鹏就是这样,按当时的情形来说,教育水平已经不算低了。

张海鹏出道较早,20岁的时候,就做起了土匪的“买卖”。据称,张海鹏的哥哥犯了事儿,跑到姑母家避风,但事不机密,还是被官府抓去砍头了。张海鹏怀疑是姑母家的人出卖了他哥哥,就把姑母家洗劫一空,还把房子烧了,随后当了土匪。而据《沈阳文史资料10·回忆先父汲金纯》记载,张海鹏与汲金纯是好朋友,曾一起为地主扛活,因“不堪忍受地主虐待”,便合伙杀了那个地主。因为命案在身,又没有别的营生,只好去当土匪,入了冯德麟的“绺子”。说起来,这两个人还真是“天生”的土匪材料,很快便脱颖而出。1912年,冯德麟做了陆军28师师长,下辖两个旅,55旅旅长就是张海鹏,而56旅旅长则是汲金纯。

《盘锦文史资料1·张海鹏这个人》一文称,张海鹏于1901年与张作霖相识,并结为“金兰盟友”。此说可能不实,未见其他记载,姑且存疑,但张海鹏为奉系元老,倒是可以肯定的。值得一说的是,张海鹏还是“铁杆保皇派”,1917年张勋复辟时,他曾随同冯麟阁一起到北京,为复辟奔走呼号。失败后,冯麟阁被捕,几经周折,才被“释放”,但从此失了军权,一蹶不振。而张海鹏倒很机灵,逃了回来——张海鹏“逃跑”的功夫实在了得,1945年,苏联红军在长春搜捕战犯,而做过溥仪“侍从武官长”的张海鹏竟也逃了过去,跑到锦州海边王家窝棚的一处寺庙里当了和尚。后面,我们还要讲到。

张海鹏“官场失意”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