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抗击日寇大血战 > 10、一二八抗战,十九路军和蒋介石 (2)

10、一二八抗战,十九路军和蒋介石 (2)

10、一二八抗战,十九路军和蒋介石(2)

战事激化后,蒋介石的策略。

中日战争出现全面激化趋势。

早有预料的蒋介石随即调整对策。命令江浙外线的88师,迅速机动、集结上海外围苏州、昆山一线待战。命令驻防河南归德的87师主力回调南京,策应上海并随时待战。

2月4日,蒋介石电令坐镇上海,总揽军事的广东军阀,十九路军老长官陈铭枢,作大规模作战准备。并且电令何应钦配合陈铭枢,加强国军陆、空军配合。

5日以后,蒋介石电令何应钦,除却空军应战之外,再调国防部新装备的德械山炮营火速赶往上海,直接归属十九路军建制,参加抗战。

这天调兵遣将,蒋介石几近心力交瘁。

他电令熊式辉、朱绍良,“暴日居心叵测,京沪战事,须有充实准备,江北部队、已难调动、惟有由江西先行抽调两师移驻浙西,以便进援京沪”。

这两个缺枪少粮的师被部署在上海外线,江浙一带预防日军登陆。虽然名为民国军委会委员长,遇到国难,一时之下,除却嫡系,几乎无兵可调。

13日,刘峙、胡宗南在郑州的第1师,在蒋介石火急命令下,迅速赶到南京,接替87师防线。

15日,蒋介石和军委会把南京最精锐的部队,包括87、88师,以及**军校教导队,包括宋子文在上海两个税警团,编成了第5军。

这支军队,是中国第一支抵抗日本侵略的战略机动、打击武装。也是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拼尽家当,编制成军的战略打击集团。

后来,这支部队在全面抗战的烽火里,扩展,壮大,成为名符其实的抗战的中流砥柱。赫赫有名的第5军、新1军、新6军等,均出自该军。

由刘峙、胡宗南部接防,到第5军成立,短短两三天。看出什么没有?

第5军全军整备,带着蒋介石“为党国争光”的嘱咐,士气高昂赶到上海。

这支部队担负了十九路军左翼的抗战。后期,十九路军得以在右翼集中兵力,在2月下旬,击败日军增兵之后的新攻势。

——十九路军诚然是淞沪抗战的真英雄。但是,第5军,同样功不可没。

全民抗战的预演。

中日战争愈演愈烈,上海战场就成为中日决战战略的一个战役要点。

作为军委会委员长,蒋介石不仅承担直接指挥上海战场的责任,更要承担宏观的战略上的全面抗日的责任。

在东部海岸漫长线,防备日军借助海军绝对优势,实施登陆开辟新战场是中日战略防备的重点。

淞沪抗战期间,蒋介石面临弱小的中国海军,“集结于相当地点,以便抗战,同时敷设水雷及障碍物,以便制止敌舰之任意活动”。

在海军备战的同时,蒋介石还多次电令冯玉祥旧部韩复榘、梁冠英等部,加强青岛、海州、盐阜等沿海地区防务。

写到这里,我确实看不出来蒋介石和国军其他将领,是怎么“按兵不动、坐视不援”,并“克扣军饷,截留捐款”。

淞沪抗战期间,英美数次出面斡旋停战。但是,日本军部一意孤行,骄狂日盛。

蒋介石决心专心军事,对汪精卫主导和谈,尤其强调“不丧国权、不失寸土、日寇不提难以忍受之条件,则我方即可乘英美干涉之机,与之交涉”。

“不可以各国干涉而我反以强硬致生不利影响也”,蒋介石这个要求贯穿了整个外交始终。

正是因为淞沪抗战的对日决绝、果毅,以及对战事、政事、外交的杰出领导,蒋介石在淞沪抗战之后,声望飙升。

各地军阀向往中国统一、富强者,如白崇禧、阎锡山、刘湘等人,开始转变态度,拥戴南京。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