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19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将军按照当天再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的命令,也发表了停战声明,大意为:
目下国际联盟要求中、日两国实行停战,我军决定接受这一要求,如果日军不攻击我方,我方亦不攻击日军。
3月7日,白川义则又接到其参谋**的指示,内容为:只要中国军队不采取敌对行动,从现在起可停止战斗行为。于是白川命令所属部队停止战斗。其间第11师团的22联队已于3月3日下午20时占领了嘉定。
(十一)敌第14师团到达上海
按照日军增援上海之计划,第14师团分别于3月2日、6日、8日从大阪出港,一部于吴港的宇品湾起航,3月6日、7日、10日先后在吴淞登陆。因此时上海的战事已经停止,他们到达上海后,白川将其部署于第一线进行守备,将第9师团及混成第24旅团撤至上海市及吴淞集结休整。
因上海局势逐渐平静,日军统帅部于3月14日下令:上海只留两个师团,11师团、混成第24旅团回国。
3月1日敌在东北虽已建立了伪满洲国,但东北抗日义勇军却非常活跃。日军为扩大东北的占领区和追剿北满的抗日部队,4月25日决定将14师团由上海经大连,开往北满的哈尔滨。
为了保守秘密,14师团的27旅团于5月1日晚间从吴淞登船出港。此时除有3个大队分别驻于浏河、嘉定、南翔外,14师团的第二批于5月5日和6日又从吴淞登船,9日和10日在大连上陆。所留的3个大队,最后于5月9日和11日从吴淞乘船,12日、14日也到达了大连。
(十二)裕仁天皇对其陆、海军之敕语
上海战事停止后,日本天皇于3月16日对其侵略军下赐了如下敕语:
派往上海方面之陆、海军将兵,同心协力以寡破众,行动机宜适切,得以宣扬皇军之威望于中外。朕深嘉其忠烈。
昭和7年3月16日
(十三)尹奉吉——**民族之光
占领上海地区的日军于4月29日的“天长节”在虹口集会,为124代天皇裕仁祝贺31岁生日,举行了**式和鸣放礼炮。第9师团长植田谦吉为**指挥官。参加的部队有第9师团主力、第14师团的代表部队,以及海军和空军。后来又在新公园举行联欢会,日军的将领及上海的日本**、租界的有关人员也都参加。当合唱日本国歌“君才代”刚要完毕时,在会场的**独立党党员爱国志士尹奉吉将以小水壶做成的炸弹,准确地投至**台白川义则、重光葵的附近爆炸,白川义则、野村吉三郎、植田谦吉、重光葵、村井仓松、日本驻上海侨民行政委员长河端贞次等7人被炸伤。河端于第2天死去,白川负重伤于5月26日死去,重光葵被炸去一条腿、野村被炸伤一只眼。爱国志士尹奉吉,当场被日军所捕,于同年12月19日在日本的石川县金泽市就义。
**与我国多年世代相处,关系极其融洽。终因我国内政不修、军备不力,以致日渐孱弱,竟无力抗击日本对**的侵略。1907年7月24日,日本竟得以将**变为其保护国。1910年8月22日日本正式吞并了**。此间**爱国民众群起抗战,日本则以屠杀、**相威胁,并采用分区清剿、政治怀柔、归并村屯、限制往来等残酷手段,才使**民众的抗日活动,暂时处于低潮。
部分不屈不挠的**民众及志士,经我国的同情与谅解,越过鸭绿江、图门江,进入东北并组织力量,以求光复**。他们分散居住于东北各地,居住较集中的则为延吉地区。有些**志士还奔走活动于关内一带,如1909年10月26日在哈尔滨车站,击毙曾四次担任过日本首相,又曾任过“韩国统监”并处死过无数**爱国者的元凶伊藤博文,就是居住在上海的**志士安重根所为。
日本的上层,在分析国际形势时,深感其在外交上极为孤立,因而想提早结束在上海的不名誉战争,主张不再扩大,就地解决。这些也得到美、英、法、意大利在上海外交人员的支持,上述四国的公使,还以观察员的身分,参加了中、日两国的停战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