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抗击日寇大血战 > (十四)上海停战及停战协定

(十四)上海停战及停战协定

(十四)上海停战及停战协定

(十二)裕仁天皇对其陆、海军之敕语

上海战事停止后,日本天皇于3月16日对其侵略军下赐了如下敕语:

派往上海方面之陆、海军将兵,同心协力以寡破众,行动机宜适切,得以宣扬皇军之威望于中外。朕深嘉其忠烈。

昭和7年3月16日

(十三)尹奉吉——**民族之光

占领上海地区的日军于4月29日的“天长节”在虹口集会,为124代天皇裕仁祝贺31岁生日,举行了**式和鸣放礼炮。第9师团长植田谦吉为**指挥官。参加的部队有第9师团主力、第14师团的代表部队,以及海军和空军。后来又在新公园举行联欢会,日军的将领及上海的日本**、租界的有关人员也都参加。当合唱日本国歌“君才代”刚要完毕时,在会场的**独立党党员爱国志士尹奉吉将以小水壶做成的炸弹,准确地投至**台白川义则、重光葵的附近爆炸,白川义则、野村吉三郎、植田谦吉、重光葵、村井仓松、日本驻上海侨民行政委员长河端贞次等7人被炸伤。河端于第2天死去,白川负重伤于5月26日死去,重光葵被炸去一条腿、野村被炸伤一只眼。爱国志士尹奉吉,当场被日军所捕,于同年12月19日在日本的石川县金泽市就义。

**与我国多年世代相处,关系极其融洽。终因我国内政不修、军备不力,以致日渐孱弱,竟无力抗击日本对**的侵略。1907年7月24日,日本竟得以将**变为其保护国。1910年8月22日日本正式吞并了**。此间**爱国民众群起抗战,日本则以屠杀、**相威胁,并采用分区清剿、政治怀柔、归并村屯、限制往来等残酷手段,才使**民众的抗日活动,暂时处于低潮。

部分不屈不挠的**民众及志士,经我国的同情与谅解,越过鸭绿江、图门江,进入东北并组织力量,以求光复**。他们分散居住于东北各地,居住较集中的则为延吉地区。有些**志士还奔走活动于关内一带,如1909年10月26日在哈尔滨车站,击毙曾四次担任过日本首相,又曾任过“韩国统监”并处死过无数**爱国者的元凶伊藤博文,就是居住在上海的**志士安重根所为。

日本的上层,在分析国际形势时,深感其在外交上极为孤立,因而想提早结束在上海的不名誉战争,主张不再扩大,就地解决。这些也得到美、英、法、意大利在上海外交人员的支持,上述四国的公使,还以观察员的身分,参加了中、日两国的停战谈判。

(十四)上海停战及停战协定

上海各抗日团体对此次谈判提出多种责问。各大学的抗日救国联合会之代表也进入我国谈判代表外交部次长郭泰棋的住处,要求其宣布停战协定的条文。这些代表对国民政府于4月28日下午居然全部接受日本方所提出的屈辱性条件甚为气愤。5月3日又有抗日代表20多人到达郭宅,要求将协定的英文本及附件当众宣读,以便了解是否含有丧权辱国的内容。

当郭泰祺宣读英文本第1条时,代表们对该项条文不提日方之侵略,气愤已极,上前将此协定草案夺下撕毁后掷之于地。其他的民众抗日代表,对郭泰祺代表国民政府竟作出有损国家尊严,对日本屈服的谈判也再无可忍,顿时以茶杯、茶壶、烟缸、铜元等对郭猛掷,致使其面部受伤流血而送进宏恩医院。抗日救国会的代表谢不平、记者蒋永达、江一之等11人为此而被带至警察局。

郭泰棋虽被打伤,但他深知弱国之外交,更需要有民众作为后盾,因而他提出带至警察局的11位抗日代表,其行为虽属偏激,但皆出于爱国之忱,所以第2天请11位代表各自回家。

由于中、日两方外交代表皆已受伤,5月5日中午签订上海停战协定时,我国由外交部情报司司长张以旭代表郭泰祺,日方则由田代皖一郎代表植田谦吉,在淞沪停战协定上签字,其内容为:

第一条中国及日本当局已下令中止战斗,双方同意确定,从中华民国21年5月5日起停战,双方军队以其统治所及,在上海周围,停止一切形式之敌对行为,对停战发生怀疑时,则由与会之友好国代表查明之。

第二条中国军队按本协定规定之地域在恢复正常状态后,留驻现在地点,该地点之位置,按本协定第一附件所载。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