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抗击日寇大血战 > 5、山海关战事(2)

5、山海关战事(2)

1933年1月1日,又一个新年开始了。就在这一天,日军开始了进攻山海关的军事行动。

当日上午,一队全副武装的日本守备队出现在车站近处的山海关南门外,催促住在南关一带的日本侨民搬离,明目张胆地透出了日军即将行动的信号。

下午2时许,驻扎在山海关车站附近的日本秦榆守备队队长落合正次郎,通知所有留在临榆城里的日本侨民在5小时之内,全部退入城南的日本兵营“避难”。

与此同时,日本侵略者开始向中国驻军挑衅。驻山海关车站的日本守备队的一个中队集结在南关大街上,突然向守卫在那里的中国哨兵开枪射击,并投掷手榴弹。中国哨兵猝不及防,被迫撤至南门附近,听候行动命令。

晚上9点30分,由绥中开来一列满载气势汹汹的日本士兵的军车。这些日军士兵一下军车,便分布在车站附近,随意放枪。

晚上10点40分,车站附近传来几响爆炸声;紧接,日军从城南的日本兵营向山海关城射来5发重型炮弹。

炮声刚落,日军在车站及南关一带展开阵势,鸣枪向守卫山海关城的中国军队**。

同时,受日军指挥的伪满洲军便衣队企图乘乱进占山海关城,被中国哨兵发现,当即被击退。

午夜12时许,日军见一连串的挑衅与恐吓都没有得逞,向中国守军提出了停止军事行动的四项条件,一是要求山海关的南关归日军警戒,二是要求布防在南关的中国驻军撤退到城内,三是要求撤退守卫在南关的中国警察及保安队等,最后要求撤退守卫在城上之中国军队。中国守军根据蒋介石针对榆关事态发出的“无论日军如何挑衅,我守军不予还击”的指令,答应南关可暂由日方警戒,在南关的中国稽查队可暂时撤入城内,其余条件待天明再议。

日军不依,双方交涉陷入僵局。

这一天,事态发展越来越严重,中国驻榆部队已知与日军交战极难避免,急电北平,请何柱国将军速返临永警备区司令部(设在第九旅旅部);何柱国连忙由北平返回山海关前线,同时电令山海关守军六二六团团长石世安,率领全团官兵积极做好应战准备。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