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孙殿英在赤峰的四天四夜(1)
背景资料
据《赤峰史》记载:日军侵占热河前,热河省管辖20县和18旗。今天赤峰市的阿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林西县、克旗、翁旗、敖汉旗、宁城县、喀旗以及红山区、元宝山区、松山区,当时全都属热河省建制,归热河省管辖。
日军侵占东三省后,图谋进一步侵占热河省的广大地区。1932年7月20日,关东军参谋次长在给关东军参谋长的电文中说:对于热河“如果用外交手段已无效果,则以必要兵力,尽量直冲平津地方。”不难看出,日本**侵占热河地区的目的,就是要“直冲平津地方”,进而占领整个华北地区。
1932年1月3日,日军侵占锦州后,就企图乘机攻占热河。这年的2月份,日方纠集伪“蒙古自治军”向热河地区进犯。3月份,伪满洲国成立时,在成立宣言之中也将热河划归它的“国土”。此后,对热河省**汤玉麟采取军事威逼和拉拢引诱的手段。1932年4月21日,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对热河政策》中写道:“对于热河省,暂时以支持汤玉麟,使之从速服从满洲国的统制为首要措施。其次,使之改革省政。”此外,日寇还策划在赤峰等地修建飞机场,在西拉沐沦以北建立兴安省。1933年1月,日军侵占山海关,成为正式进热河的前奏。
这一年的1月11日,日陆军省发表声明宣称:“热河为满洲国的一部……”1月21日,日外相内田康哉在议会上作外交方针演说时再次叫嚣:“日本内有条约(与伪满洲国)上的义务,对此(指热河)极为关注。”同一天,日本关东军参谋长小矶国昭召开进攻热河的军事会议。1月28日,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发布进攻热河的密令:“第六师团于二月二十四日前集中兵力于奉天四平街铁路沿线要地,准备向赤峰方向前进;第八师团将主力向绕阳河以西奉天省内各要地集结,待机向承德进攻;混成第十四旅团作好二月二十四日以后开始行动的准备。第十师团、十四师团尽多抽出兵力,保证在二月二十日以后供军司令官使用。”2月9日,关东军制定攻占热河计划要点:首先以第六师团、茂木骑兵第四旅团及伪军张海鹏部先攻热河东部,牵制中国守部于热河北部,旋以第八师团等部攻热河南部,“把华北与热河割断”。同时,伪满政府也发表“讨热声明”,任命伪陆军大臣张景惠为讨热军总司令,张海鹏为前敌总司令,伪军从通辽、鲁北、绥中三路向热河进犯。
战争一触即发!!!
国民党政府决定派出**军黄杰等部六个师北上热河应付危机,但并未进入热河境。热河的防卫实际是交给了**,所用之兵大多为原奉军和东北义勇军,编成了两个方面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由**兼任,第二方面军总司令由张作霖的把兄弟、前吉林省**张作相担任,副司令为热河省**汤玉麟。一、二方面军分别担任凌南—凌源—平泉—承德公路以南、以北地域的防卫任务。第二方面军的第四军团司令是东北军将领万福麟,负责守备赤峰—建平—朝阳一线;第五军团由汤玉麟兼任司令,以赤峰—建平—朝阳线以南为预定作战地域。万福麟部约五个旅部署在凌源、平泉一线。汤玉麟部总计约13万人,主力第36师驻承德、平泉、凌源、隆化、滦平,其中第38旅调驻朝阳,步兵第22旅驻围场、丰宁,骑兵第17旅原本是驻林西、经棚、开鲁的,开战前又全部调回开鲁;热河保安骑兵第一旅驻建平;被收编的土匪军刘桂棠部驻鲁北、天山;退入热河的东北义勇军冯占海、邓文、刘振东、李海青等部分驻热东、热北各地;冯占海部驻赤峰。
孙殿英(1889年—1947年),归德府永城(今河南永城)人。行伍出身,1928年投靠国民党,任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因在河北马兰峪盗掘清东陵而闻名。1930年参加中原大战反蒋,失败后为**收编。抗战爆发后,历任冀察游击总司令、新五军军长,1943年在河南对日作战时被俘,旋投汪伪任“豫北剿共军总司令”。抗日战争结束后又追随蒋介石**反人民。1947年被人民解放军俘虏,后病死。
一提到孙殿英,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东陵大盗”这一臭不可闻的头衔。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就是这样一个人物,还在赤峰阻击过日本人。尽管这仗打得并不漂亮,时间前后也不过一周的样子,但客观地讲,他还是尽了力了……
奉调驻扎赤峰城
日军侵占热河的军事行动,是在1933年2月21日正式开始的。
这一天,日伪军10余万人从锦州基地分为三路向热河进犯:北路日军第六师团与伪张海鹏、定国军程国瑞部由通辽入侵开鲁;中路第八师团由义县进犯朝阳;南路混成十四旅团由绥中进攻凌源。另外,关东军飞行第10、11、12等三个大队和铁路第一联队八百辆汽车组成的汽车队也配合作战。2月23日,日本茂木骑兵第四旅团由通辽出发进攻开鲁,驻守开鲁的崔兴武率部逃往林东。24日,日军占领开鲁,沿辽河直趋下洼。25日,朝阳被日军占领。随后,日军第八师团向叶柏寿、凌源一线进犯,茂木骑兵第四旅向下洼、赤峰进犯。热河守军败退,防线全部动摇。日军于26日占下洼,27日占马家店,28日占小哈拉道口。此时,北路、中路侵热日军也分别逼近天山、赤峰。日军来势汹汹,汤玉麟深知警备建平到赤峰间的31旅旅长富春毫无作战能力,因而急电孙殿英,马上进驻赤峰。孙殿英原来驻防在晋城,于二月间集结在热河西部边区。第41军奉调到热河后,归第二方面军统率,孙殿被任命为第九军团司令官。得令后,他率丁博庭之117旅等五千七百人进驻赤峰红山一带。
117旅星夜自乌丹城向赤峰进发,日军茂木骑兵第四旅侦知,骑兵第六联队和池田大队乘坐汽车从下洼出发,经小哈拉道口快速向赤峰进军。3月1日,日军跟踪而至,在炮手营子附近与第41军117旅第3团接触。下午三时许,日军约两个联队攻入建昌营、山水坡等地。当夜,117旅第2团,以第一和第二两个营增援山水坡,在东沙坨子与日军激战。对于这段历史,王逸伦在其回忆录《身似征鸿思邈邈》中也有涉及:“1933年春节我是在家过的,正月初八、九到了赤峰……不久日本人大举进攻,孙殿英的部队也到了赤峰。孙殿英讲话时说苏联帮了他几十架飞机,送了不少军火,他要坚决抗日。这时,特委派王国华同志到赤峰找我,说**同意我们参加孙军抗日,派张大鼻子(即柯庆施)任前委**负全责。张大鼻子到张家口,已经给李铁然他们开过会,刘仁也参加了。孙殿英的部队开到赤峰不久,日军进攻赤峰,孙殿英就退到沙城去了。孙有七万多人。我继续留在赤峰活动,建立了几个秘密活动据点,在赤峰、乌丹一带影响了一部队武装,打了一辆日本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