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抗击日寇大血战 > 3、孙殿英在赤峰的四天四夜(2)

3、孙殿英在赤峰的四天四夜(2)

3、孙殿英在赤峰的四天四夜(2)

奉调驻扎赤峰城

日军侵占热河的军事行动,是在1933年2月21日正式开始的。

这一天,日伪军10余万人从锦州基地分为三路向热河进犯:北路日军第六师团与伪张海鹏、定国军程国瑞部由通辽入侵开鲁;中路第八师团由义县进犯朝阳;南路混成十四旅团由绥中进攻凌源。另外,关东军飞行第10、11、12等三个大队和铁路第一联队八百辆汽车组成的汽车队也配合作战。2月23日,日本茂木骑兵第四旅团由通辽出发进攻开鲁,驻守开鲁的崔兴武率部逃往林东。24日,日军占领开鲁,沿辽河直趋下洼。25日,朝阳被日军占领。随后,日军第八师团向叶柏寿、凌源一线进犯,茂木骑兵第四旅向下洼、赤峰进犯。热河守军败退,防线全部动摇。日军于26日占下洼,27日占马家店,28日占小哈拉道口。此时,北路、中路侵热日军也分别逼近天山、赤峰。日军来势汹汹,汤玉麟深知警备建平到赤峰间的31旅旅长富春毫无作战能力,因而急电孙殿英,马上进驻赤峰。孙殿英原来驻防在晋城,于二月间集结在热河西部边区。第41军奉调到热河后,归第二方面军统率,孙殿被任命为第九军团司令官。得令后,他率丁博庭之117旅等五千七百人进驻赤峰红山一带。

117旅星夜自乌丹城向赤峰进发,日军茂木骑兵第四旅侦知,骑兵第六联队和池田大队乘坐汽车从下洼出发,经小哈拉道口快速向赤峰进军。3月1日,日军跟踪而至,在炮手营子附近与第41军117旅第3团接触。下午三时许,日军约两个联队攻入建昌营、山水坡等地。当夜,117旅第2团,以第一和第二两个营增援山水坡,在东沙坨子与日军激战。对于这段历史,王逸伦在其回忆录《身似征鸿思邈邈》中也有涉及:“1933年春节我是在家过的,正月初八、九到了赤峰……不久日本人大举进攻,孙殿英的部队也到了赤峰。孙殿英讲话时说苏联帮了他几十架飞机,送了不少军火,他要坚决抗日。这时,特委派王国华同志到赤峰找我,说**同意我们参加孙军抗日,派张大鼻子(即柯庆施)任前委**负全责。张大鼻子到张家口,已经给李铁然他们开过会,刘仁也参加了。孙殿英的部队开到赤峰不久,日军进攻赤峰,孙殿英就退到沙城去了。孙有七万多人。我继续留在赤峰活动,建立了几个秘密活动据点,在赤峰、乌丹一带影响了一部队武装,打了一辆日本汽车……”

坐着草车进赤峰

为了美化侵略战争,日本飞机从1933年初就开始更加频繁地飞临赤峰上空,盘旋侦察,撒下花花绿绿的传单,诡称日本为了解救东北民众,免于军阀蹂躏,为东北的老百姓建立“王道乐土”而出动“义师”,望民众与之合作。对此,王逸伦曾回忆道:“当时向老百姓宣传日本人要进攻热河,大家都不相信,说咱这地方这么穷,日本人来做什么。”

有资料记载,孙殿英率领他的41军先遣部队于1933年旧历正月初九抵达赤峰。对于这个日期,记者进行了查证,1933年旧历正月初九为1933年阳历3月4日,存疑。孙在赤峰的司令部驻地也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以杨子彬住宅为司令部,二说是设在二道街鸿兴号染货铺内。

孙殿英的司令部尽管设在赤峰街里,但军队是驻扎在郊外的,并且虽在严冬,宁可住在帐蓬里也不扰民,因此受到好评。在刘宪先生所著之《孙殿英赤峰抗日及败退》一文中还记载了这样一件听起来挺有意思的事儿:孙殿英是坐着拉草的大马车进城的。

孙殿英驻进赤峰应该在1933年阳历的2月27日前后。刘宪先生在这篇文章里写道:“这一天,县长孙廷弼为首的绅商各界代表和中小学学生到三道街西门外列队迎接,由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也没见到军长的影子。大家等得饥渴困乏,尤其是小学生们已经支持不住的时候,忽然传来通知,说孙军长早坐着拉马草的大车进城了,谢谢大家,请回去休息吧。人们都很惊讶,本以为军长总得有卫队前护后拥乘坐汽车,没想到他是坐着拉草的车来的。”

进城的第二天,赤峰各界在二道街中学礼堂为孙殿英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大会。“孙看上去年约四十多岁,矮个子,面容黑瘦,有麻瘢,但很精神,目光炯炯,声音洪亮,身着灰布军装打绑腿,随身马弁背着一把用黄绫子包着的宝剑,大家都猜测这是不是从东陵盗来的。从气质上看孙颇有些绿林气慨,讲话时很动情,涕泪俱下,表示决心抗日,誓死报国,讲到如果他言不由衷愿割头颅以谢赤峰父老兄弟姐妹,与会人们都呜咽低泣,欢迎会变成了誓师大会。”

含泪退出赤峰城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