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印证历史的踪迹·何遂將軍——热河沦陷实情
福清黄檗文化促进会
近年来,许多历史学家及亲历者对当年热河抗战发表的真实记述,印证了何遂将军1933年3月12日全国通电所叙述的事实。
今天在互联网上已经可以查到对**指挥的热河抗战的描述:
“1933年3月1日,日军发起热河战役。由于**的军阀自私心理和指挥布阵上的拙劣表现,其部下热河省**汤玉麟的治军无能和在热河长期的倒行逆施,导致热河省内的二十万中国守军被日军一触即溃,部分热河军队直接叛变投敌。
“1933年3月4日,**与汤玉麟不发一枪弃守承德。汤玉麟截留后援会数十辆运送弹药去前线的卡车,满满装载着自己搜刮的民脂民膏逃出承德前往天津,日军仅仅用128个骑兵占领没有汤军士兵驻守的这个热河省省会。
“东北军放弃热河各处险要的地形,全部蜂拥逃往长城一线,兵败如山倒,坐镇承德周边的兵团司令张作相的队伍也全部跑光,只剩下几个警卫员。日军紧随追击,一路没有遭受什么抵抗。由于东北军逃跑时候已经全线陷入混乱,热河的众多道路和桥梁都没有按照计划提前破坏,很多地雷和炸药被东北军随意仍在路边,它们本来是要埋到路上的。
“日军几个师团主力像中国古代皇帝在热河参加秋季狩猎一样,轻松的乘着大量的日产汽车,顺着完好的热河公路前进,很快就迫近长城各个关隘。短短十二三天之内,热河全境被日军攻占。中华民族继1931失去东北三省大片国土之后,又在1933年失去了热河这个华北平原的最后屏障。”
原来**声称至少抵抗三个月的热河抗战部署完全没有奏效。正如何遂通电所描述:从一开战的“三月一日,在叶柏寿开始发生战端,以张本部主力军数師之众,竟为数辆战车所突破,全线争先溃败,辎重弹械,遗弃遍地。由三月一日夜,直至三月四日,尚未能收拢。”
何遂将军在紧急关头重新被委任为五十五军军长,严宽任副军长,上任当日即率冯占海,宫可法部仓促应战,在赤峰,围场遭遇日军重创后,余部转移至察哈尔沽原。
1933年3月12日,在何遂将军通电见之于全国主要报刊的同时,**被国民政府免除北平军分会委员长职务,由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继任。此时日军已经攻陷长城的古北口和冷口,形势极为危急。
何应钦秉承南京政府“一面抗日一面交涉”的国策,一面调动部分**军与西北军进行随后的长城抗战,向声称“三个月灭亡全中国”的日军展示尚存实力的同时,1933年5月31日不得不与日本关东军副参谋长冈村宁次签订屈辱的《塘沽停战协定》。该不平等协定后来成为著名的12。9学生运动的导火索之一。
热河既失,在北平备受**一伙排挤的朱庆澜将军失望至极,大病一场;何遂将军则呼吁国人与国民政府领导必须追究**汤玉麟一伙的刑事责任。